奇正教育

中班咕咚来了教学设计

jiayaozb.com520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 幼儿能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咕咚”其实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 认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如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等。
  1. 技能目标
  • 能够用较连贯、清晰的语言讲述故事主要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鼓励幼儿大胆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和动作,发展表现力和想象力。
  1. 情感目标
  • 培养幼儿遇事不慌张、不盲目跟从,要先了解清楚情况再做决定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角色和情节。
  • 引导幼儿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和语气,进行生动讲述。
  1. 教学难点
  • 让幼儿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并能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和应用。

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头饰等教具,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故事内容和角色形象。
  2. 游戏教学法:采用角色扮演游戏,增加幼儿参与度和趣味性,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 提问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问,启发幼儿思考,引导他们理解故事的关键情节和道理。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咕咚来了》的动画视频、故事图片。
  2. 故事中各个角色的头饰,如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等。
  3. 制作简单的背景道具,如森林场景、湖边场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分钟)

播放一段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耍的嘈杂声音音频,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森林里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引起幼儿兴趣,导入故事。

(二)讲述故事(12分钟)

  1. 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生动地讲述故事《咕咚来了》的开头部分:“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有一天,一只小兔子正在森林里玩耍,忽然听到‘咕咚’一声,这可把小兔子吓坏了。”
  2. 展示小兔子惊慌失措的图片,提问幼儿:“小兔子听到‘咕咚’声后,它是怎么做的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兔子的表现。
  3. 继续讲述故事:小兔子撒腿就跑,边跑边喊:“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啊!”遇到了小猴子,小猴子问它怎么回事,小兔子就把听到‘咕咚’声的事情告诉了小猴子,小猴子一听,也跟着跑起来,还喊着:“不得了啦,咕咚来了,快逃命啊!”
  4. 展示小兔子和小猴子一起奔跑的图片,提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呀?它有没有问清楚‘咕咚’到底是什么呢?”让幼儿理解小猴子盲目跟从的行为。
  5. 按照故事发展顺序,依次讲述狐狸、山羊、小鹿等动物听到喊声后都跟着跑起来的情节,每讲述一段,就展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动物们的表情和动作,并提问幼儿:“你觉得这些动物们这样做对不对呀?为什么它们都不问问‘咕咚’是什么就跟着跑呢?”
  6. 最后讲述故事结尾:直到狮子出现,它拦住了大家,问清楚了情况,带着大家回到湖边,才发现“咕咚”原来是一个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7. 完整播放故事动画视频,让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故事,加深印象。

(三)理解故事(8分钟)

  1. 教师再次结合图片,分段回顾故事内容,提问幼儿:“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呀?它们听到‘咕咚’声后都有什么反应?”请幼儿用自己的话回答,巩固对故事角色和情节的记忆。
  2. 重点提问:“为什么小动物们一开始都以为‘咕咚’是很可怕的东西,拼命地跑呢?”引导幼儿思考小动物们盲目跟从的原因,从而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 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角色扮演游戏(12分钟)

  1. 给幼儿分发故事中各个角色的头饰,邀请幼儿分别扮演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狮子等角色。
  2. 请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模仿角色的对话和动作,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在旁边适当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表现。
  3. 表演结束后,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评价,说说哪个小朋友表演得最像,从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锻炼他们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拓展延伸(5分钟)

  1. 提问幼儿:“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故事里小动物们一样,没有弄清楚情况就盲目跟从的事情呢?”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经历或看到的现象。
  2.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不能盲目跟从别人,要先了解清楚情况再做决定,鼓励幼儿将这个道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

(六)课堂总结(2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故事《咕咚来了》,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所传达的道理。
  2. 表扬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如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角色扮演等,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讲述故事给家人听。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咕咚来了》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头饰、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了故事内容,掌握了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和动作,在角色扮演游戏环节,幼儿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在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道理时,部分幼儿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启发和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迁移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实效的教学活动。

标签: #中班咕咚来了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