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13 课〈穷人〉教学设计

jiayaozb.com8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等。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学习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默读、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穷人的同情,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 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在恶劣生活环境中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淳朴感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
  •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1. 教学难点
  • 体会桑娜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深入理解她善良的品质。
  • 领悟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人性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的行为。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重点字词、写作背景、文章主旨等知识,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2.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4.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穷人生活的视频片段,展现穷人在艰苦环境中努力生活的画面。
  2. 引导学生谈谈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引出课题《穷人》。
  •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一些穷人的生活场景,他们生活得很艰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穷人》,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穷人之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桑娜和渔夫一家的生活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 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思考并回答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围绕桑娜和渔夫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文主要讲述了桑娜在丈夫出海打鱼未归的情况下,主动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三)学习生字词(5 分钟)

  1. 出示生字词: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
  2. 学生认读生字词,教师纠正读音。
  • 师:谁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词呀😃?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读得准不准🧐。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如结合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等。

  • 师:“勉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可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也可以找一找它的近义词或者反义词来帮助理解😃。

进行生字词的书写指导,重点强调“魁”“撕”“霉”等字的写法。

  • 师:我们来看看“魁”这个字,半包围结构,里面的笔画比较多,大家要注意书写的顺序和笔画的规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都要记清楚哦😃。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 分钟)

学习第 1 - 2 自然段,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 1 - 2 自然段,找一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当时恶劣的天气,衬托出小屋的温暖,为下文描写桑娜一家的生活做铺垫,也暗示了桑娜一家生活的艰辛😃。

学习第 3 - 11 自然段,感受桑娜的善良。

  • 学生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桑娜在抱回西蒙的孩子后,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 师: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她的心里一定很不平静😃,大家仔细读一读这部分内容,看看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她的心情,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 学生可能会找到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如“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体会桑娜矛盾而又坚定的心情,感受她善良的品质😃。
  • 还可以找到描写桑娜神态的句子,如“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通过对桑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她善良、淳朴、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学习第 12 - 27 自然段,体会渔夫的善良。

  • 分角色朗读渔夫和桑娜的对话,思考:从渔夫的话中,你能体会到他怎样的品质?
  • 师:请两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渔夫和桑娜的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从渔夫的话中能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 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渔夫的语言,如“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体会渔夫的善良和果断,以及他对家庭未来的担忧,但仍然决定++++的高尚品质😃。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0 分钟)

总结全文,回顾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性美。

  •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桑娜和渔夫这两位善良的穷人😃,他们虽然生活很艰难,但在面对邻居的困境时,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这种善良、淳朴、相互关爱的品质是多么令人感动啊🤗!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

拓展延伸:

  • 让学生谈谈身边的好人好事,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关爱与温暖。
  •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桑娜和渔夫一样善良的人😃,谁能说一说你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呢🧐?
  • 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描述身边的一个关爱他人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
  • 师: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短文,记录下你身边发生的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让我们把这份关爱传递下去😃。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感受到了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学习了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引导学生体会桑娜内心的矛盾时,部分学生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充分的交流和分享,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关爱他人的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希望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标签: #13课穷人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