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水滴形的基本形态特征,并掌握用粘土塑造水滴形的技巧。
- 学会运用揉、搓、捏等方法制作出大小、形状各异的水滴形粘土作品。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 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 教学重点
- 掌握水滴形粘土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包括揉、搓、捏等基本动作的运用。
- 能够制作出形态逼真、大小适中的水滴形粘土作品。
-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水滴形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加工,制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 控制粘土的湿度和软硬度,确保作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 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水滴形粘土的制作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
-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 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 材料准备:各种颜色的粘土、塑料工具(如塑料刀、塑料叉等)、垫板、围裙、展示台等。
- 课件准备:收集一些水滴形粘土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导入和作品欣赏环节。
- 播放一段水滴落下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水滴的形状。
- 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水滴是什么形状的呀?(学生回答:水滴形)
- 继续提问:那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水滴形的呢?(学生自由回答,如:水滴、香蕉、葫芦等)
- 展示一些用粘土制作的水滴形作品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 讲解水滴形的基本形态特征
老师拿出一块粘土,边讲解边示范:同学们,水滴形是上圆下尖的形状,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水滴一样,我们在制作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这个形状特点。
- 介绍制作水滴形粘土的工具和材料
展示塑料工具和粘土,向学生介绍:我们今天用到的工具主要有塑料刀、塑料叉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塑造粘土的形状,材料就是各种颜色的粘土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
- 详细演示水滴形粘土的制作步骤
- 第一步:取泥
老师说:我们从一大块粘土中取出适量的粘土,放在垫板上,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想要制作的水滴大小来取泥哦。(示范取泥的动作)
- 第二步:揉球
将取出的粘土放在手心,用双手揉成一个圆球,揉的时候要注意用力均匀,把粘土揉得光滑圆润。(边说边示范揉球的动作)
- 第三步:搓尖
把揉好的圆球放在垫板上,用手指轻轻按压圆球的一端,然后慢慢搓出一个尖尖的形状,这就是水滴的尖部啦,搓的时候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把粘土搓断了哦。(示范搓尖的动作)
- 第四步:调整形状
用手指轻轻捏一捏水滴的顶部,使其更加圆润一些;再用手指从水滴的侧面轻轻挤压,让水滴的形状更加饱满。(示范调整形状的动作)
- 第五步:装饰(可选)
老师说:如果同学们想要让自己的水滴形作品更加漂亮,还可以用一些小工具或者其他材料进行装饰,用塑料刀在水滴上刻一些花纹,或者贴上一些彩色的贴纸等。(简单示范一些装饰方法)
(三)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
- 学生分组,每组4 - 5人,给每个小组发放粘土、工具和垫板。
- 学生按照老师刚才演示的步骤,动手制作水滴形粘土作品,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工具,避免划伤手指。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制作出不同大小、颜色和装饰的水滴形作品。
- 对于制作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完成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 每个小组推选1 - 2件优秀作品,放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
- 让学生互相欣赏作品,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
- 老师进行总结评价,先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意,然后针对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点评。
- 优点方面:表扬学生们制作的水滴形作品形态逼真、颜色搭配漂亮、装饰有创意等。
- 不足之处:指出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水滴形状不够标准、粘土湿度不合适等,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 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小奖品,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水滴形的基本形态特征、制作方法和技巧等。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发挥想象力,用粘土制作更多有趣的作品,并将作品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粘土制作一个以水滴形为主题的场景作品,水滴的旅行”“水滴与花朵”等。
- 提示学生可以运用多种颜色的粘土,结合其他材料,如彩纸、吸管等,丰富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六)课后拓展(2分钟)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手工制作水滴形粘土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制作水滴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部分学生在创意发挥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启发,对于粘土湿度的控制,还需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练习,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标签: #水滴形粘土教学设计
- 第一步:取泥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老师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水滴形粘土作品,大家看看,这些作品是不是很有趣呀?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