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
- 让幼儿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种类,如汉服、唐装、旗袍等。
- 知道不同服饰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 技能目标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服饰的样子。
- 通过手工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尝试制作简单的服饰部件。
- 情感目标
- 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 教学重点
- 向幼儿介绍几种典型的中国传统服饰,让幼儿了解其特点。
- 引导幼儿感受中国传统服饰的美,激发幼儿的兴趣。
- 教学难点
- 如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小班幼儿讲解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 让幼儿在手工制作中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有创意的服饰部件。
-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服饰的样子。
- 游戏教学法:采用游戏的方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玩中学。
- 互动教学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与教师和同伴互动。
- 各种中国传统服饰的图片、实物(汉服、唐装、旗袍等)。
- 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彩笔等手工材料。
-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视频和音乐。
- 播放一段欢快的中国传统音乐,如《金蛇狂舞》,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 教师穿着一件汉服走进教室,向幼儿展示并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今天穿的衣服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呀?”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 展示各种中国传统服饰的图片,向幼儿介绍汉服、唐装、旗袍等的名称和特点。
- 汉服:宽袍大袖,有交领、直领等不同领口样式,颜色鲜艳,图案精美。
- 唐装:一般为对襟,盘扣设计,面料多为丝绸,色彩华丽。
- 旗袍:修身合体,凸显女性身材曲线,有独特的立领和盘扣。
- 一边介绍,一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如“汉服的袖子大大的,像仙女的翅膀”“唐装的扣子圆圆的,很漂亮”。
- 让幼儿观察图片,自由讨论自己最喜欢哪种服饰,为什么。
- 结合图片,简单介绍中国传统服饰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 汉服:体现了古人的礼仪规范和审美观念。
- 唐装:反映了唐朝的繁荣昌盛和开放包容。
- 旗袍:是中国女性美的象征。
- 提问幼儿:“你们觉得这些漂亮的衣服是做什么用的呀?”引导幼儿了解服饰不仅是为了保暖和美观,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 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 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汉服袖口,先将卡纸剪成合适的长条,然后用胶水粘贴成圆筒状。
-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制作自己喜欢的服饰部件,如帽子、腰带、手帕等。
-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 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服饰部件展示在黑板上或展示台上。
- 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是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 其他幼儿可以进行评价和欣赏,如“你做的帽子好漂亮呀,像公主的++”。
- 将幼儿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制作好的服饰部件和道具。
- 让幼儿自由组合,用这些部件和道具为自己搭配服装,进行服装秀表演。
- 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走上“T台”展示自己的服装。
- 表演结束后,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如“你们都是最棒的小模特!”
-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认识的中国传统服饰和制作的手工部件。
- 再次强调中国传统服饰的美丽和独特,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探索中国传统服饰的奥秘。
-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的材料,让幼儿继续制作中国传统服饰。
- 在阅读区投放有关中国传统服饰的绘本,供幼儿阅读和欣赏。
- 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中国传统服饰,增进亲子关系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二)认识中国传统服饰(10分钟)
(三)服饰文化小知识(7分钟)
(四)手工制作:制作服饰部件(15分钟)
(五)展示与分享(5分钟)
(六)游戏:服装秀(10分钟)
(七)5分钟)
教学延伸
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希望能让小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标签: #小班中国的服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