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会写“晋、絮”等14个字,会认“晋、絮”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晋察冀、芦花”等词语。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时刻的机智勇敢。
-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 难点
- 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并能从他们的行为中受到启发。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 同学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许多家庭都参与到了抵抗组织中,与德国侵略者进行着英勇的斗争,我们要走进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伯诺德夫人一家,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危急时刻与敌人周旋的,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 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故事?为什么是半截蜡烛?它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晋察冀、芦花、苇絮、枕头、芦花鞋、晋察冀、絮絮叨叨、夜莺、子弹、芦苇、苇絮、芦花鞋、芦花荡、苇絮飘飘”等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图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关键人物和事件的主要情节进行概括)
- 预设:本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与德国军官展开周旋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20分钟)
学习第1 - 2自然段
- 指名朗读,思考:从这两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体会伯诺德夫人的重要使命和紧张心情。
- 指导朗读,读出伯诺德夫人的严肃和紧张。
学习第3 - 7自然段
- 自由朗读,思考:面对前来搜查的德国军官,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么做的?
- 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交流汇报。
- 重点学习描写伯诺德夫人的部分
- 出示句子:“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 引导学生从“藏”“插”等动作中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
- 分角色朗读伯诺德夫人与德军的对话,通过朗读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沉着冷静和德军的凶狠。
- 学习描写大儿子杰克的部分
- 出示句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 从“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等语言和动作描写中,体会杰克的勇敢和机智。
- 指导朗读,读出杰克的镇定。
- 学习描写小女儿杰奎琳的部分
- 出示句子:“杰奎琳仰起小脸,高兴地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 从杰奎琳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中,体会她的聪明可爱和临危不惧。
- 指导朗读,读出杰奎琳的乖巧和机灵。
- 组织学生讨论:在这危急时刻,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什么能如此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
-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总结:因为他们心中有对祖国深深的热爱,这种爱国之情给了他们勇气和智慧。
学习第8 - 9自然段
- 指名朗读,思考:当蜡烛的火苗快要熄灭时,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情是怎样的?
- 学生从“万分危急”“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等语句中体会紧张的气氛。
-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读出紧张和担忧。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0分钟)
总结全文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教师总结: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时刻,凭借着机智勇敢和对祖国的热爱,成功地保护了情报,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拓展延伸
-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应对的,从伯诺德夫人一家身上学到了什么。
- 推荐阅读《小英雄雨来》《鸡毛信》等红色经典故事,进一步感受革命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和英勇事迹。
(五)布置作业(5分钟)
-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伯诺德夫人一家爱国精神的敬佩之情。
教学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藏、端(机智、沉着)杰克: 站起来、搬柴(勇敢、镇定)杰奎琳: 娇声(聪明、可爱)热爱祖国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感受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关键词句等方式体会人物品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个别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小组讨论时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