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方案

jiayaozb.com460

教学目标

  1. 会写“媚、砖”等15个字,会写“明媚、拨弄”等17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等待时的心情变化。
  3. 学习作者是如何把心情变化写具体的,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我”在等待中的心情变化。
  • 学习作者细腻的心理描写方法,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
  1. 难点
  • 深入理解母亲为什么没有兑现承诺,体会作者对母亲复杂的情感。
  • 掌握作者将心情变化写具体的写作手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特别的日子让我们难以忘怀,也许是一次开心的旅行,也许是一场期待已久的聚会,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回忆,看看那个星期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作者如此刻骨铭心😃。

  1. 展示一些和星期天相关的图片,如公园、游乐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星期天。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的星期天都是怎么度过的呀?有没有哪一个星期天让你特别期待,最后却又有些不一样的感受呢🧐?”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为学习课++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 着重指导“媚、砖、蚁、叨、绊、谅、耽、揉、绽、搓、惶、吻、偎、逝”等生字的读音和写法,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的笔顺动画,帮助学生记忆。
  • 理解“明媚、拨弄、草丛、画报、念叨、停顿、晃动、耽搁、揉动、泡沫、原谅、惊惶、亲吻、依偎、挽回”等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

思考并回答问题:

  •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这件事围绕哪个词展开?(等待)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20分钟)

默读课文,思考:“我”在等待过程中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画出相关语句,并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

  • 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批注。

小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 教师参与各小组讨论,倾听学生的想法,适时引导和启发。

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 出示句子:“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 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通过时间的推移,写出了“我”等待的漫长,为下文心情的变化埋下伏笔。
  • 出示句子:“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 提问: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心情?(焦急、兴奋)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 指导朗读:读出“我”焦急又兴奋的心情。
  • 出示句子:“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 引导学生体会:这几句话通过“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出“我”盼母亲快点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的急切心情。
  • 提问:母亲在做什么?母亲的行为对“我”的心情有什么影响?
  • 出示句子:“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 引导学生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还在洗衣服,“我”的心情从期待逐渐变得失望、沉郁,这里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我”的心情变化。
  • 提问:“我”明白了什么?
  • 出示句子:“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 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的惊惶和道歉让“我”感受到了母亲的无奈和对“我”的爱,“我”的心情变得复杂,既有对母亲失约的失望,又有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这里通过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和“我”的感受,将情感推向了++。

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 兴奋期待 → 焦急无奈 → 失望沉郁 → 复杂释怀

(四)深入探究,体会写法(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把“我”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 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心理描写(“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环境描写(“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 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心情变化,如等待母亲洗衣服的过程。

小组合作,选择文中一处心情变化的描写,进行朗读展示,并分析作者是如何写具体的。

  • 各小组积极准备,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全班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等待的经历?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如何度过那段时光的?

  •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自己的等待经历,进一步体会等待时的心情。

布置小练笔: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等待某件事情时的心情变化,字数不少于300字。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我”在那个星期天的心情变化以及作者描写心情变化的方法。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理解亲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用心感受亲情的温暖。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体会到了作者在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圈点批注等方式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拓展延伸和小练笔,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在教学中,对于一些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如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的原因,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标签: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方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