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 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能够正确书写乙醇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 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燃烧、催化氧化),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模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运用类比、归纳等科学方法,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通过介绍乙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 教学难点
- 乙醇与钠反应的实质以及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展示:展示一些含有乙醇的生活用品图片,如白酒、酒精消毒液、酒精灯等。提问: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乙醇,你们对乙醇有哪些了解呢?它有什么用途?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乙醇的用途。教师总结:乙醇在生活中用途广泛,那它为什么有这些用途呢?这与它的性质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乙醇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 乙醇的物理性质展示:展示一瓶无水乙醇,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并描述乙醇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等。教师补充:介绍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密度比水小等性质,并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如乙醇与水混合、乙醇与油混合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乙醇的溶解性和密度特点。
- 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展示:展示乙醇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让学生观察乙醇分子的结构特点。分析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乙醇分子的组成,乙醇的分子式为C₂H₆O,通过对比乙烷(C₂H₆)的结构,推测乙醇可能的结构,然后介绍乙醇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并强调官能团羟基(-OH)的重要性。
- 乙醇的化学性质
- 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演示: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到钠与乙醇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提问引导:引导学生思考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检验?并与钠和水反应的现象进行对比。学生回答:学生通过讨论回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后点燃检验,通过对比发现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反应缓慢。讲解总结:教师讲解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的实质是钠置换了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强调羟基对乙醇化学性质的影响。
- 乙醇的氧化反应燃烧展示:展示乙醇燃烧的视频,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描述:学生描述乙醇燃烧时火焰明亮,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热。书写方程式:教师引导学生书写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强调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催化氧化实验演示:在铜丝的催化作用下,让乙醇与氧气发生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到铜丝先变黑,后又变红,同时闻到有++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分析讲解:教师分析铜丝颜色变化的原因,讲解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强调反应中乙醇被氧化为乙醛,进一步理解羟基在乙醇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总结强调:总结乙醇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强调官能团羟基对乙醇性质的重要影响,同时再次强调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它性质的关联,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布置习题: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与乙醇性质相关的练习题,如乙醇与钠反应的计算、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判断等。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讲解点评: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点评,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纠正,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五)布置作业(2分钟)
-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习题中与乙醇相关的题目。
- 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乙醇在工业生产中的其他应用,以及乙醇对环境的影响,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乙醇的性质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和模型分析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的讲解,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难点知识,要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
教案仅供参考,您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希望这份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
标签: #乙醇的教学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