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长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如城墙、烽火台、关隘等。
- 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学会用线条勾勒出长城的轮廓,并能运用色彩表现出长城的雄伟壮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 在绘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长城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绘画习惯,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掌握长城的基本形态和绘画方法,能够准确画出长城的主要特征。
- 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长城的质感和气势。
- 教学难点
- 如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绘画中融入自己独特的创意,而不仅仅是描绘出长城的外形。
- 帮助学生处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使长城在画面中呈现出远近、高低错落的效果。
教学方法
-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城的雄伟风貌,为绘画创作奠定基础。
- 讲授法:讲解长城的历史文化知识、绘画技巧和步骤,使学生对绘画内容和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 实践指导法: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绘画作品。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长城的图片、视频、绘画步骤图等资料。
- 绘画工具,如素描纸、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 播放一段关于长城的视频片段,视频中展示长城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壮丽景色,如晨曦中的长城、夕阳下的长城、云雾缭绕中的长城等,配以激昂的音乐,营造出震撼的氛围。
- 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你们对长城有多少了解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长城的知识,如长城的修建历史、地理位置、作用等。
-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绘画长城,并在黑板上写下课题。
(二)新授(20 分钟)
长城知识讲解
-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城的全景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长城的整体形态,向学生介绍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万里,所以又称万里长城。
- 逐次展示长城的局部图片,如城墙、烽火台、关隘等,详细讲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城墙是长城的主体部分,高大厚实,用于防御外敌;烽火台是传递军情的重要设施,一旦发现敌情,就会点燃烽火,依次传递信息;关隘则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通道和防御要点。
- 讲述一些与长城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如孟姜女哭长城等,让学生了解长城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绘画技巧讲解
- 线条运用
- 在黑板上示范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长城的形态,用粗线条勾勒出城墙的轮廓,体现其厚实坚固;用流畅的曲线描绘长城的蜿蜒走势,展现其雄伟气势;用短小的折线表现烽火台的砖石结构。
- 向学生强调线条的疏密变化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远近关系,如在绘制远处的长城时,线条可以适当稀疏一些;绘制近处的部分时,线条则要密集一些。
- 形状描绘
- 示范如何画出长城的各个部分的形状,城墙可以看作是长长的矩形,注意画出其高低起伏的轮廓;烽火台一般是方形或圆形的建筑,要表现出它的层次感;关隘可以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来表示。
- 提醒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使长城的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时显得协调自然。
- 色彩搭配
- 展示一些不同色彩表现长城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作品中色彩的运用。
- 讲解长城的主体颜色可以用土黄色、灰色等接近历史遗迹的颜色来表现,以体现其沧桑古朴的质感,烽火台可以用红色或橙色来突出,象征着曾经燃起的烽火,天空可以用蓝色或紫色来描绘,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氛围。
-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画面效果,选择合适的色彩进行搭配,但要注意色彩的和谐统一,避免过于鲜艳刺眼的颜色组合。
(三)学生实践(20 分钟)
- 布置作业任务: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长城,可以是一幅完整的长城全景图,也可以是长城的局部特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画面添加一些独特的元素,如天空中的飞鸟、山间的树木、行走在长城上的人物等,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 学生开始绘画创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走动,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如提醒学生注意线条的运用、形状的描绘或色彩的搭配等;对于有创意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他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 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可以将作品张贴在黑板或教室的墙壁上,也可以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
- 请作者本人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想要表达的主题,让其他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长城的形态表现是否准确,结构是否清晰,如城墙、烽火台、关隘等部分的描绘是否到位。
- 线条运用是否流畅、富有变化,能否通过线条表现出长城的质感和气势。
- 色彩搭配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营造出与长城主题相符的氛围。
- 画面的创意和想象力,是否有独特的元素添加,使作品具有个性。
- 整体画面的构图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美感和协调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和补充,首先肯定学生们在绘画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对每一幅作品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赞扬,如某个同学对长城线条的生动表现、另一个同学独特的色彩搭配等,然后针对作品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某些部分的形状比例不太准确、画面层次感不够明显等,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长城的知识、绘画技巧以及同学们的优秀作品。
- 再次强调长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长城,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长城以及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用画笔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
教学延伸
- 组织学生开展“长城绘画展览”活动,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展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城文化和学生们的创意。
- 引导学生收集与长城有关的其他艺术作品,如摄影作品、文学作品、歌曲等,举办一次“长城文化艺术鉴赏会”,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长城为主题,创作一篇短文或一首小诗,用文字表达自己对长城的感受和理解,加深学生对长城文化内涵的感悟。
通过以上简单版教案,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绘画长城,了解长城文化,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标签: #绘画长城简单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