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熟悉并准确哼唱至少三首80后经典老歌,如《同桌的你》《大约在冬季》《吻别》等。
- 了解80后经典老歌的音乐风格、创作背景及代表歌手,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 能够识别歌曲中的基本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并能简单分析其在歌曲中的作用。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聆听、欣赏、跟唱、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歌曲的简单改编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软件等工具,深入了解80后经典老歌,拓宽音乐学习渠道。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80后经典老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 通过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珍惜青春岁月,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80年代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特色。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熟悉并学唱80后经典老歌,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 理解80后经典老歌的音乐风格和创作背景,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细腻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 帮助学生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讲解80后经典老歌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 欣赏法:播放经典老歌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 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特点、感受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跟唱、改编、表演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 播放一段80年代的经典影视片段,如《少林寺》《英雄本色》等,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如《牧羊曲》《当年情》等,营造出80年代的氛围。
- 提问学生:“刚才播放的影视片段和音乐让你们想到了什么?你们对80年代还有哪些印象?”引导学生回忆80年代的文化和生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80后经典老歌。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 80年代音乐概述
- 介绍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背景和特点,如受到港台音乐的影响较大,歌曲风格多样,情感真挚等。
- 展示一些80年代著名歌手的照片,如罗大佑、齐秦、张国荣、谭咏麟、王菲等,让学生了解当时的音乐代表人物。
- 经典老歌赏析
- 播放歌曲《同桌的你》,让学生聆听并思考以下问题:
- 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 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在歌词中能找到自己的青春回忆吗?
- 歌曲的节奏是如何配合旋律和歌词的?
-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和讲解,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纯真的校园爱情和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之情。
- 按照同样的方法,依次赏析《大约在冬季》《吻别》《再回首》等经典老歌,让学生了解不同歌曲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三)学唱歌曲(20分钟)
- 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教唱,如《同桌的你》
- 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整体旋律和节奏。
- 一句一句地教唱学生,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 引导学生跟随钢琴伴奏进行跟唱,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 分组检查学习情况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他组员可以进行伴唱或和声。
-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演唱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演唱水平。
-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喜欢的歌曲进行学习
- 学生可以利用教材、音乐软件等工具,自主学习歌曲的演唱。
-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音乐分析(10分钟)
-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
- 节奏:让学生找出歌曲中节奏较为突出的部分,如《同桌的你》中“明天你是否会想起”这句歌词的节奏,感受节奏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 旋律:分析歌曲的旋律走向,是平缓还是起伏较大,如《大约在冬季》的旋律较为舒缓,表达了离别的忧伤。
- 和声:简单介绍和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和声的效果,如《吻别》中的和声增强了歌曲的情感氛围。
- 小组讨论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歌曲中音乐元素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与情感的紧密联系。
(五)拓展与创作(10分钟)
- 歌曲改编
- 引导学生对所学歌曲进行简单的改编,如改变节奏、速度、演唱形式等。
- 让学生分组进行改编创作,并展示改编后的演唱。
-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
- 音乐表演
- 鼓励学生分组进行80后经典老歌的表演,可以加入舞蹈、乐器等元素。
- 各小组进行排练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观看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堂总结(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80后经典老歌的音乐风格、创作背景、代表歌曲、音乐元素分析以及拓展与创作等。
- 强调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80后经典老歌,感受音乐的魅力。
-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表扬积极参与、表现优秀的学生,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不断进步。
教学资源
-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播放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料。
- 80后经典老歌的音乐教材、乐谱。
- 音乐软件,如QQ音乐、酷狗音乐等,方便学生查找和学习歌曲。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80后经典老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了各项教学活动,在音乐感知、演唱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生对音乐元素的分析理解还存在困难,在歌曲改编和表演环节,部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加强对学生音乐分析能力的培养,设计更多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走进80后经典老歌的世界,感受那个时代的音乐魅力和情感力量。💖
标签: #80后经典老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