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引导幼儿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 通过观察、触摸、游戏等活动,让幼儿感知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 能够区分三种图形,并准确说出名称。
- 难点
- 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如圆形是圆圆的、没有角;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 在生活中能找出与圆形、方形、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
- 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各种图形的实物若干,如圆形的饼干、方形的积木、三角形的彩旗等。
- 用三种图形拼成的一幅画,如房子(三角形屋顶、方形墙壁、圆形窗户)。
- 彩色纸、剪刀、胶水,让幼儿制作图形拼贴画。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 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做简单的律动,如拍手、点头、跺脚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教师神秘地拿出一个魔法袋,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法袋,里面藏着许多有趣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看呀?”
认识图形
感知圆形
- 教师从魔法袋里拿出一个圆形卡片,展示给幼儿看,并说:“瞧,这是一个圆形宝宝,它长得圆圆的,没有角哦。”
- 让幼儿用手摸一摸圆形卡片,感受它的光滑和圆润,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 教师提问:“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呀?”引导幼儿观察教室,说出如圆形的时钟、盘子、气球等。
感知方形
- 教师拿出方形卡片,说:“现在出场的是方形宝宝,它有四条边、四个角。”
- 让幼儿用手指沿着方形的边和角摸一摸,感受方形的特点。
- 提问幼儿:“你们在哪里见过方形的东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出方形的桌子、书本、地砖等。
感知三角形
- 教师拿出三角形卡片,告诉幼儿:“看,这是三角形宝宝,它有三条边、三个角。”
- 请幼儿用手触摸三角形的边和角,感受其形状。
- 引导幼儿想一想生活中三角形的物体,如三角形的红旗、屋顶、三明治等。
游戏环节
- 图形宝宝找家
- 在教室的地上分别贴上圆形、方形、三角形的标记,代表图形宝宝的家。
- 教师说:“图形宝宝们迷路了,让我们送它们回家吧!”然后依次拿出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让幼儿将它们送到对应的家里。
- 游戏可以反复进行,让更多的幼儿参与。
- 摸图形
- 教师将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放进魔法袋里,邀请一名幼儿上来摸,摸到后要说出图形的名称。
- 如果幼儿回答正确,其他幼儿一起说:“对,对,对,这是[图形名称]。”如果回答错误,教师给予提示,引导幼儿再次感知图形的特征。
图形拼贴画
教师展示用圆形、方形、三角形拼成的一幅画,如房子,激发幼儿的兴趣。
- 教师说:“小朋友们,看老师用这些图形宝宝拼出了一幅漂亮的画,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呀?”
给幼儿发放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图形卡片,拼贴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
- 拼贴完成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用了哪些图形,拼出了什么。
结束部分
-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认识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 表扬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和创意作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图形。
- 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关于图形的儿歌,如《形状歌》:“圆形圆形像太阳,方形方形像积木,三角形像小彩旗,我们一起做游戏。”
教学延伸
-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的图形材料,让幼儿继续进行图形拼贴、绘画等活动。
- 在数学区提供一些简单的图形分类练习,如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进对应的篮子里。
- 引导幼儿在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图形,并用画笔画下来。
通过这次图形教学活动,希望能让小班的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感知它们的特征,激发幼儿对数学和美术活动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当看到用图形拼成的房子时,他们眼中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在游戏环节,孩子们更是热情高涨,纷纷争抢着送图形宝宝回家,小手举得高高的,嘴里喊着:“我来,我来!”🧐在图形拼贴画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独一无二的作品,有的拼出了小花🌸,有的拼出了汽车🚗,还有的拼出了机器人🤖,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幼儿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对图形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也会更加热爱探索周围的世界。🤗🌟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希望这篇教案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标签: #幼儿园教案小班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