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洪水和老汉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感受老汉的光辉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学习文章通过环境、人物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体会老汉的精神品质。
-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如环境描写的作用、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等。
- 教学难点
- 领悟文中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 体会老汉在生死抉择面前所表现出的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并受到情感的感染。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 同学们,桥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它连接着道路,方便人们通行,那在文学作品中,桥又有着怎样独特的意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桥》,去探寻这座特殊的桥。
-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5 分钟)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 咆哮(páo xiào):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
- 惊慌(jīng huāng):害怕慌张。
- 拥戴(yōng dài):拥护推戴。
- 沙哑(shā yǎ):(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
- 放肆(fàng sì):(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 ++(shēn yín):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 祭奠(jì diàn):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片段,感受形象(20 分钟)
学习描写洪水的部分
-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1 - 6 自然段,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用“﹏﹏”画出来。
- 学生汇报,教师出示句子:
-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句话,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洪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学生交流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从雨大、水势猛两方面描写洪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比作“泼”“倒”,把“山洪”比作“一群受惊的野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洪水的凶猛。
-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读出洪水的凶猛气势。
- 提问:这样描写洪水有什么作用呢🤔?
-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总结:为下文描写人们的惊慌失措和老汉的镇定指挥埋下伏笔,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学习描写老汉的部分
- 过渡:在如此凶猛的洪水面前,人们是怎样的表现呢?老汉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7 - 23 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并在旁边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
-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 语言描写:
-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 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老汉是一个沉着冷静、临危不乱、有组织能力的人,他在危急时刻能够迅速指挥人们有序撤离。
- 动作描写:
-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 让学生说说从“冲”“揪”“吼”这几个动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 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体会: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汉在面对有人插队时的愤怒和果断,表现出他不徇私情、严格要求党员的品质。
- 神态描写:
- “老汉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 提问:这里把老汉比作“一座山”,有什么好处?
-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形象地写出了老汉的沉着冷静,他在洪水面前就像一座山一样,坚定地守护着大家,给人以安全感。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汉的句子,通过朗读表现出老汉的不同品质。
学习结尾部分
-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 24 - 27 自然段,思考:从结尾的描写中,你读懂了什么?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总结:原来小伙子和老汉是父子关系,这样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老汉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和儿子,更突出了老汉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四)总结写法,拓展延伸(12 分钟)
总结写法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思考: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总结:
- 环境描写:通过描写洪水的凶猛,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衬托出老汉的沉着冷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 人物描写: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老汉的光辉形象,表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拓展延伸
-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老汉这样舍己为人的人。
-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导学生向这些英雄人物学习,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 布置小练笔: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个片段,描写一个在危急时刻表现出高尚品质的人物。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桥》这篇课文,感受到了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学习了文章通过环境、人物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老汉一样,做一个有担当、关爱他人的人。
(六)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 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 完成小练笔,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板书设计
桥洪水:像泼,像倒,咆哮 势不可当 渲染气氛 埋下伏笔老汉:语言——沉着冷静、临危不乱、有组织能力动作——冲、揪、吼 不徇私情、严格要求党员神态——像一座山 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父子关系: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突出品质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希望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桥》这篇文章,感受到老汉的伟大形象,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同时在情感上受到洗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标签: #桥 片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