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幼儿学会演唱《什么花开》这首儿歌,感受儿歌的欢快节奏。
- 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认识不同花朵的特点。
- 通过学唱儿歌,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教幼儿准确演唱儿歌,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 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记忆不同花朵对应的描述。
- 难点
- 让幼儿在演唱中表现出欢快的情绪,并用自然的声音唱出。
-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花朵开放的样子,增强对儿歌的理解和表现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见过的各种花朵,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什么花呀?它们都长什么样子?”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花朵的特征。
- 展示一些花朵的图片,如桃花、荷花、菊花、梅花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花名,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花朵的兴趣。
学唱儿歌(15分钟)
教师范唱《什么花开》,同时展示相应花朵的动作,如双手打开表示花开,让幼儿认真倾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 “什么花开细又长,什么花开满池塘,什么花开像喇叭,什么花开雪里藏。”
- (双手向上伸展表示细长的花;双手在身体两侧划圈表示满池塘的花;双手呈喇叭状放在嘴边表示喇叭花;双手握拳放在胸前,身体微微颤抖表示雪里藏的花)
- 逐句教幼儿演唱,一句一句地纠正发音和节奏,细又长”要唱得清晰,“满池塘”的“满”字要唱满一拍。
- 带领幼儿跟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几遍,逐渐熟悉歌曲。
理解歌词(10分钟)
再次演唱儿歌,每唱一句后,引导幼儿思考这句歌词描述的是哪种花。
- 唱“什么花开细又长”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这说的是什么花呀?”引导幼儿回答出像豆角一样细长的花,如豆角花、丝瓜花等,教师再揭晓答案是“扁豆花开细又长”。
- 以此类推,讲解“满池塘”是荷花,“像喇叭”是喇叭花,“雪里藏”是梅花。
通过简单的图片或实物展示,帮助幼儿加深对不同花朵特点的理解,进一步理解歌词。
巩固练习(10分钟)
- 分组演唱:将幼儿分成小组,轮流演唱儿歌,比一比哪个小组唱得最整齐、最有感情。
- 个别演唱:请几位幼儿单独站起来演唱,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教师针对个别幼儿的问题进行指导。
- 跟唱练习:播放歌曲录音,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轻声跟唱,强化记忆。
游戏环节:花朵猜猜猜(5分钟)
- 教师描述一种花朵的特征,如“这种花开在夏天,颜色粉粉的,花瓣圆圆的”,让幼儿猜猜是什么花。
- 猜对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个花朵头饰戴上,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演唱与该花朵相关的那句歌词。
- 游戏反复进行,增加幼儿对儿歌的兴趣和参与度。
课堂总结(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和幼儿一起再次演唱《什么花开》。
- 表扬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回家后给爸爸妈妈演唱这首儿歌。
教学延伸
-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花朵卡片,在卡片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花朵,并写上对应的儿歌歌词。
- 在美工区投放各种材料,鼓励幼儿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不同的花朵,如折纸花、黏土花等。 🌼🌸🌺🌻💐
标签: #儿歌 什么花开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