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学生理解“不耻下问”的含义,明白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是一种美德。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向他人请教问题。
-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深入理解“不耻下问”的内涵,并能准确运用该成语。
- 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耻下问在学习和成长中的重要性。
- 难点
-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践行不耻下问的精神,克服心理障碍,主动向他人请教。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 展示一张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提问的图片,提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你们遇到不懂的问题会怎么做呢🧐?
- 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向他人请教问题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请教他人问题的重要性。
(二)成语释义(10 分钟)
- 板书“不耻下问”,讲解其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 逐字解释成语含义:
- “不耻”:不认为羞耻,体现出一种豁达、谦逊的态度😃。
- “下问”:向地位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通过举例说明“不耻下问”的用法,小明遇到数学难题,向成绩不如他的同学请教解题思路,这种行为就是不耻下问👍。
(三)深入探讨(15 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哪些情况下我们需要不耻下问🧐?
- 学习新知识时,遇到不懂的概念、原理等。
- 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无法解决时。
- 工作中,对于业务不熟悉的地方。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四)案例分析(15 分钟)
展示案例:
- 小李在学习英语时,总是觉得自己发音不标准,但又不好意思向同学请教,结果口语一直没有提高😔。
- 小王在做化学实验时,遇到了操作上的问题,他主动向实验室管理员请教,最终顺利完成了实验👏。
- 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及结果,思考不耻下问的意义。
-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做到不耻下问?
- 要放下架子,克服虚荣心。
- 要有求知欲和好奇心,主动发现问题。
- 要尊重他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五)情境模拟(10 分钟)
设置情境:
- 教室里,小张正在做数学作业,遇到一道难题,他皱着眉头,不知道该怎么办🤔。
- 这时,同桌小李成绩一般,但这道题他会做,小张该怎么向小李请教呢🧐?
- 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情境模拟,展示不同的请教方式,其他同学观察并评价哪种方式更好。
- 根据同学们的评价,总结出不耻下问的正确方式和注意事项,如礼貌、态度诚恳等。
(六)课堂总结(5 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强调“不耻下问”的含义、重要性及践行方法。
-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
- 请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对“不耻下问”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不耻下问📝。
- 观察身边的同学,看看谁在践行不耻下问的精神,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不耻下问”的含义,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向他人请教问题,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会对“不耻下问”有更深刻的感悟,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标签: #不耻下问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