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线上教学成为了重要的教育方式,我开展了一次线上洗手歌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方式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此次教学活动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活动开始,我以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唱着简单的洗手提示歌谣作为导入🎵,孩子们瞬间被吸引,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脸上洋溢着好奇与兴奋,这种充满童趣的开场方式成功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为后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基础,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二)直观演示,清晰易懂
在讲解洗手步骤时,我亲自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录制了视频📹,视频中,我一边清晰地说出每一个步骤,如“手心手背搓一搓,手指缝里也搓搓”,一边展示相应的手部动作,幼儿可以直观地看到整个洗手过程,比单纯的语言描述更容易理解和模仿,这种直观教学法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了洗手的要领。
(三)互动环节,积极参与
为了增加幼儿的参与度,我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让孩子们跟着视频一起做洗手动作,鼓励他们在评论区分享自己洗手时最喜欢的部分,许多孩子积极响应,纷纷在屏幕前认真模仿,小手上下舞动,评论区也充满了他们活泼有趣的留言💬,这种互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家园之间的互动与联系。
(四)融入儿歌,记忆深刻
将洗手方法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是本次教学的一大特色🎶。“两个好朋友,手碰手;你背背我,我背背你;来了一只小螃蟹,小螃蟹;举起两只大钳子,大钳子;我跟螃蟹点点头,点点头;螃蟹跟我握握手,握握手”,儿歌节奏明快,歌词简单易记,孩子们在欢快的歌声中轻松记住了洗手的步骤,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一)个体差异关注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能够迅速跟上教学节奏,熟练掌握洗手歌和洗手方法,而有些幼儿则显得有些吃力,由于是线上教学,我无法像在幼儿园课堂那样及时走到每个孩子身边给予个别指导,对个体差异的关注不够全面,这可能导致一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缺乏实际操作反馈
虽然在视频中详细演示了洗手步骤,但幼儿实际操作时的情况我无法直接看到,没有实际操作的反馈,我很难准确了解孩子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以及在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规范的地方,这使得教学效果的评估不够精准,不利于后续教学的针对性调整。
(三)教学时长把控欠佳
整个教学活动时长较长,幼儿在后期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尤其是在互动环节之后,部分孩子开始有些坐不住,对接下来的内容关注度降低,这说明我在教学时长的把控上还不够精准,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
改进措施
(一)加强个体指导
在今后的线上教学中,我会提前收集幼儿的学习情况信息,对于可能存在困难的孩子,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关注,通过私信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针对个别问题进行单独指导,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孩子练习的机会,并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以便我能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二)增加实际操作环节
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并要求家长拍摄孩子洗手的视频发送到班级群里,我会认真观看每个孩子的操作视频,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点评和指导,这样不仅能让我更直观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还能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操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真正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三)优化教学时长时,更加精细地规划每个环节的时间,将教学重点突出,避免冗长和繁琐的讲解,对于互动环节,可以设置一些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保持幼儿的注意力,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这次幼儿园线上洗手歌教学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线上教学的特点和挑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优化教学过程,努力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让孩子们在家中也能获得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健康快乐地成长💪。
标签: #幼儿园线上洗手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