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刺绣的基本针法,如平针绣、回针绣等,并能熟练运用这些针法进行蒲公英刺绣图案的创作。
- 掌握蒲公英的形态特征,包括花、茎、叶等部分的形状和比例关系,能够准确地将其通过刺绣表现出来。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分析蒲公英的实物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形态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 在刺绣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让学生学会运用刺绣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刺绣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 让学生在刺绣过程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 教学重点
- 掌握刺绣的基本针法,并能运用针法绣出蒲公英的各个部分。
- 准确把握蒲公英的形态特征,合理运用色彩搭配,使刺绣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在刺绣中体现蒲公英的细节和质感,如绒毛、叶脉等,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
- 培养学生在刺绣过程中的耐心和细心,避免出现针法不规范、图案变形等问题。
- 讲授法:讲解刺绣的基本知识、针法技巧以及蒲公英的形态特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现场演示,向学生展示刺绣的基本针法和蒲公英刺绣的具体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
-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刺绣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 材料准备
- 刺绣针、彩色绣线、绣布(白色或浅黄色为宜)、剪刀、镊子等刺绣工具。
- 若干朵新鲜的蒲公英或蒲公英的高清图片,用于学生观察参考。
- 教学设备准备
- 教师手持一朵蒲公英走进教室,向学生展示,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引导学生回答出蒲公英。
- 教师播放一段蒲公英在风中飘散种子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蒲公英的美丽姿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 教师说:“我们要把这美丽的蒲公英用刺绣的方式留在我们的绣布上,大家想不想试一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蒲公英刺绣。
- 刺绣基本知识讲解(10 分钟)
-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精美的刺绣作品图片,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观察刺绣作品的针法、色彩和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向学生介绍刺绣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刺绣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讲解刺绣的基本针法,如平针绣、回针绣、缎面绣等,通过现场演示,向学生展示每种针法的操作方法和特点,并让学生用手指模仿针法进行练习。
- 平针绣:这是最基本的刺绣针法,针从绣布的正面刺入,从旁边穿出,每一针的长度大致相等,形成均匀的针迹。
- 回针绣:用于勾勒图案的轮廓或加固边缘,针从绣布的正面刺入,然后从刚才刺入点的旁边穿出,再从旁边刺入,回到原来的起点,如此反复,形成紧密的针迹。
- 蒲公英形态分析(10 分钟)
- 展示蒲公英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蒲公英的形态特征,包括花、茎、叶、种子等部分。
- 分析蒲公英各部分的形状和比例关系:
- 蒲公英的花通常为黄色,呈球形,由许多小花组成。
- 茎细长,中空,表面有细小的绒毛。
- 叶子呈倒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脉清晰。
- 种子上有白色的冠毛,形成一个毛茸茸的球形,便于随风飘散。
-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刺绣的针法和线条来表现蒲公英的这些形态特征。
-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开始进行蒲公英刺绣的示范操作。
- 用铅笔在绣布上轻轻地画出蒲公英的草图,确定花朵、茎、叶和种子的位置。
- 选择合适颜色的绣线,如黄色绣线绣花朵,绿色绣线绣茎和叶,白色绣线绣种子的冠毛。
- 开始刺绣:
- 用平针绣绣出蒲公英的花朵,从花心开始,向花瓣方向一针一针地绣,注意花瓣的弧度和层次感。
- 用回针绣勾勒出茎和叶的轮廓,线条要流畅、自然。
- 用缎面绣填充叶子的颜色,使叶子看起来更加饱满。
- 用白色绣线采用特殊的针法绣出种子的冠毛,表现出绒毛的质感,可以采用一种类似绕线的针法,先将线在针上绕几圈,然后从绣布的背面穿出,再从旁边刺入,反复几次,形成蓬松的效果。
-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强调刺绣的注意事项:
- 绣针要拿稳,避免刺伤手指。
- 绣线要理顺,不要打结,以免影响刺绣的效果。
- 每一针的长度和间距要均匀,保持图案的整齐和美观。
-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在绣布上开始进行蒲公英刺绣,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刺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 对于针法不熟练的学生,教师再次进行示范和讲解,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针法。
- 提醒学生注意图案的布局和色彩的搭配,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对蒲公英的形态进行适当的变形和创新。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小组内成员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刺绣花朵,有的负责刺绣茎和叶,有的负责协调整体的色彩搭配,共同完成一幅蒲公英刺绣作品。
- 每个小组推选一幅优秀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台上。
- 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从针法运用、图案表现、色彩搭配、创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 针对作品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大家共同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对学生在刺绣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点给予表扬,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刺绣水平。
-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刺绣的基本针法、蒲公英的形态特征以及刺绣作品的创作过程。
- 强调刺绣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手工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不仅学会了蒲公英刺绣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刺绣艺术的魅力,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完善自己的蒲公英刺绣作品,并尝试用不同的针法和材料创作一幅新的刺绣作品,下节课带来与同学们分享。
- 在教室的美工区展示学生的优秀刺绣作品,供其他同学欣赏和学习,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手工艺术展览,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 鼓励学生尝试将刺绣与其他手工艺术形式相结合,如绘画、剪纸等,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四)学生实践(20 分钟)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5 分钟)
(六)课堂小结(5 分钟)
教学延伸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刺绣艺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刺绣的基本针法,并成功地绣出了蒲公英图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和讨论法等,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刺绣过程中针法不够熟练,图案的表现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和练习,在时间把控上还需要更加精准,以便给学生留出更充裕的时间进行作品创作和展示评价,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刺绣艺术的大门,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标签: #蒲公英刺绣教学设计
(三)示范操作(15 分钟)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刺绣作品、教学视频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