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万以内加法一教学设计

jiayaozb.com150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不进位和进位的加法运算。
  2.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理解万以内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 能正确计算进位加法。
  1. 难点
  • 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原理,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复习旧知

  • 出示几道百以内加法口算题,如:23 + 45、32 + 17等,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 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加法的意义。

情境导入

  • 展示学校组织同学们参加活动的图片,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
  • 引出问题:二年级参加拔河比赛的男生有234人,女生有123人,参加拔河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新授(20分钟)列出算式

  •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234 + 123。

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 利用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先在计数器上拨出234,然后在个位上再拨上3个珠子,十位上拨上2个珠子,百位上拨上1个珠子,此时计数器上显示的数就是357。
  • 讲解竖式计算方法:
  • 数位对齐:234和123的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
  • 从个位加起:个位上4 + 3 = 7,十位上3 + 2 = 5,百位上2 + 1 = 3,结果是357。
  • 板书:
    234
    • 123

      357

    讲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二年级参加跳绳比赛的男生有286人,女生有137人,参加跳绳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 列出算式:286 + 137
    • 计数器演示:先在计数器上拨出286,个位上6 + 7 = 13,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十位上8 + 3 + 1(进位的1)= 12,满十向百位进1,十位写2;百位上2 + 1 + 1(进位的1)= 4,结果是423。
    • 竖式计算:
    • 数位对齐:286和137的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
    • 从个位加起:个位上6 + 7 = 13,向十位进1,个位写3;十位上8 + 3 + 1 = 12,向百位进1,十位写2;百位上2 + 1 + 1 = 4。
    • 板书:
      286
      • 137

        4231 1

      • 强调:进位的“1”要写小一些,并且要记得加上。

      (三)练习巩固(15分钟)

      基础练习

      •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检查,如下:
        321 + 254 = 436 + 282 = 158 + 347 =

        提高练习

        • 出示一些改错题,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
        • 235 342
          • 452 + 279

            687 511

          • 让学生说一说错误原因,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解决问题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358本,科技书276本,两种书一共有多少本?

          •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解题过程。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 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包括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在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多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 完成课本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思考:如果三个数相加,你会计算吗🧐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但在进位加法的计算上,仍有部分学生容易忘记进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进位加法的专项练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熟练掌握进位的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标签: #万以内加法一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