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引导幼儿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基本结构与用途。
- 帮助幼儿学会看整点和半点时间,能正确说出并记录相应的时间。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让幼儿在实际体验中感受时间的流逝,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认识时钟的基本结构,如时针、分针、秒针以及表盘上的数字。
- 掌握整点和半点时间的认读方法。
- 教学难点
- 理解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时间知识,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时钟实物和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直观地观察时钟的结构和指针的运转。
- 游戏教学法:设计各种与时间相关的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时钟宝宝找朋友”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时间知识。
- 操作法:提供时钟模型让幼儿动手拨一拨时间,加深对整点和半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
- 不同类型的时钟若干个(包括挂钟、台钟、电子钟等)。
- 自制时钟模型(可拆分,便于幼儿观察内部结构),时针、分针、秒针的图片及卡片。
- 多媒体课件,内容包含时钟的演变、时钟的工作原理、整点和半点的动画演示等。
- 幼儿操作材料:小卡片、彩笔、剪刀等,用于制作简易时钟。
- 游戏道具:老狼头饰、时钟卡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3分钟)
播放一段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视频,如起床、早餐、上课、午睡、游戏等环节,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出现的时钟。
-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时钟有什么作用呀?”
-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时钟的已有认知。
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时钟,激发幼儿的兴趣。
- 向幼儿介绍挂钟、台钟、电子钟等不同种类的时钟,并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它们的外观和特点。
认识时钟(7分钟)
利用自制的可拆分时钟模型,向幼儿介绍时钟的基本结构。
- 指着时钟模型,依次介绍时针、分针、秒针:“这根短短的针叫时针,它走得最慢;这根长长的针叫分针,它比时针走得快一些;还有这根细细长长的针叫秒针,它走得最快啦!”
- 引导幼儿观察表盘上的数字,从1到12,按顺序认读。
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时钟的工作原理。
- 通过动画演示,让幼儿直观地看到时针、分针是如何围绕表盘转动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时针走一格,分针走了多少格呀?”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的规律。
学习整点时间(10分钟)
多媒体课件展示整点时间的画面,如早上8点小朋友们在上课、中午12点吃午饭等。
-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时钟的指针位置,时针指向某个数字,分针指向12。
- 教师讲解:“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比如现在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就是8时整。”
- 带领幼儿一起认读几个整点时间,如3时整、6时整、9时整等。
游戏“我说你拨”
- 教师说出一个整点时间,如5时整,让幼儿在自己的时钟模型上拨出相应的时间。
- 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拨的,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和纠正。
学习半点时间(10分钟)
同样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半点时间的画面,如下午3点半小朋友们在进行户外活动。
- 引导幼儿观察此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时针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向6。
- 教师讲解:“当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比如时针在3和4中间,分针指向6,就是3时半。”
- 带领幼儿认读几个半点时间,如2时半、4时半、7时半等。
操作练习
- 给幼儿发放小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半点时间,让幼儿根据时间在时钟模型上拨出相应的指针位置。
- 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巩固练习(10分钟)
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 请一名幼儿扮演老狼,戴上头饰,其他幼儿扮演小羊。
- 老狼站在前面,背对小羊们,小羊们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一个时间(整点或半点)。
- 小羊们根据老狼回答的时间,在自己的时钟模型上拨出相应时间,如果拨错,老狼就可以抓住小羊,游戏反复进行,直到所有小羊都能正确拨出时间为止。
时钟宝宝找朋友
-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手中有一个写有整点或半点时间的卡片。
- 教师说出一个时间,如4时整,手中拿着4时整卡片的幼儿要迅速站起来,找到其他拿着相同时间卡片的幼儿,组成一个小组。
- 比一比哪组幼儿反应最快,找得又对又快。
总结与拓展(5分钟)
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时钟的结构是怎样的?怎么看整点和半点时间呢?”
- 请幼儿举手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引导幼儿思考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按时起床、睡觉、吃饭、上学的好习惯。
- 提问:“如果我们不按时起床,会怎么样呢?不按时睡觉又会怎么样呢?”让幼儿明白珍惜时间的道理。
布置课后小任务: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钟,并在一天中记录下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如起床时间、吃饭时间、睡觉时间等。
教学延伸
- 在区角活动中投放更多与时间相关的材料,如日历、时钟拼图、时间记录表格等,让幼儿继续进行时间认知和记录的活动。
- 开展“我的一天”主题活动,鼓励幼儿用绘画或简单文字的形式记录自己一天的活动安排以及对应的时间,进一步强化幼儿的时间观念。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时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部分幼儿能够正确认读整点和半点时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演示、游戏教学和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个别幼儿对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理解还不够透彻,在游戏环节中反应较慢,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幼儿的个别指导,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时间知识,要进一步引导幼儿将时间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真正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标签: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