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助力学生习惯养成的教学设计

jiayaozb.com14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明确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掌握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良好习惯养成方法。
  •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方法培养和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习惯养成计划,并鼓励他们在后续生活中持续跟进和调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内在动力,增强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坚持不懈、自律自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深入剖析多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方法和策略,并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 设计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尝试运用养成方法。
  1. 教学难点
  • 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引导他们将所学方法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习惯。
  • 培养学生在习惯养成过程中的自我监督、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
  •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习惯养成成功与失败案例,如名人故事、身边同学的实际经历等,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中的行为、原因和结果,直观地感受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从中总结出习惯养成的要点和方法。
  1. 小组讨论法
  • 组织学生围绕特定的习惯养成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如“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等,每个小组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多元思维。
  1. 角色扮演法
  • 设定一些与习惯养成相关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模拟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行为在实际情境中的表现和影响,从而增强对良好习惯养成的认识,并通过角色的体验学会如何在具体情境中践行良好习惯。
  1. 实践指导法
  • 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如制定个人习惯养成计划、开展短期的行为习惯训练等,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实时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成功人士因良好习惯而取得成就的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你认为这些成功背后,有哪些习惯起到了关键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习惯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生养成习惯的教学设计。
  1. 知识讲解(15 分钟)
  • 习惯的定义与分类展示一些常见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图片或简短描述,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习惯的多样性,然后详细解释习惯的概念,即长期重复形成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并引导学生思考习惯可以分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不同类别。
  • 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分享一些由于良好习惯带来积极影响和不良习惯导致负面影响的具体案例,如坚持早起学习成绩提升、沉迷游戏荒废学业等,引导学生从自身发展、人际关系、未来成就等方面深入探讨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意愿。
  • 习惯养成的方法与技巧
  • 设定明确目标:以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为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大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小目标,如每天晚上 7 点到 8 点阅读 30 分钟,强调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联、有时限(++ART 原则),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并保持动力。
  • 建立行为模式:介绍习惯养成的三个阶段: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并针对每个阶段提供应对策略,在反抗期可以采用一些小技巧来提醒自己执行新习惯,像设置闹钟、制作任务清单等;在不稳定期要注意保持持续行动,避免中断,可以通过与朋友相互监督、记录自己的进步来增强坚持的动力;在倦怠期则要适时调整计划,给自己一些小奖励,以激发新的动力。
  1. 小组活动(20 分钟)
  •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6 人,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习惯养成主题,如“改善拖延习惯”“提高课堂专注度”等。
  • 小组内成员首先共同分析该习惯在自己或身边同学身上的表现及负面影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并制定具体的养成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明确的目标、详细的行动步骤、时间安排以及自我监督和评估的方法。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他们小组制定的习惯养成计划,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建议,共同完善计划内容,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计划制定能力,同时让他们在交流中深化对习惯养成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1. 实践操作(15 分钟)
  • 让学生根据自己本节课所学内容和小组讨论结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份个人习惯养成计划,计划内容同样要涵盖目标设定、行动步骤、时间规划、监督方式等方面,并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想要养成的习惯立即开始行动。
  • 教师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计划制定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对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前进行预估并在课堂上强调应对方法,如提醒学生可能出现的拖延、缺乏毅力等问题,引导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确保实践操作能够顺利开展,让学生真正迈出习惯养成的第一步。
  1. 总结与反馈(5 分钟)
  •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制定个人习惯养成计划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以及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关键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持续坚持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断提升自己,同时提醒学生要定期回顾和调整自己的习惯养成计划,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一周内记录自己实践习惯养成计划的过程,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以便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资源准备

  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和教学课件。
  2. 教学课件,包含习惯养成相关的案例、知识讲解、互动练习等内容。
  3. 准备一些与习惯养成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料,如书籍、文章片段等,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

教学评估

课堂表现评估

  •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团队协作能力等,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方法的运用能力。

个人习惯养成计划评估

  • 通过查看学生制定的个人习惯养成计划,评估计划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学生对习惯养成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根据计划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计划。

课后作业评估

  • 依据学生一周内记录的实践习惯养成计划过程,了解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对所学习惯养成方法的运用情况,以及自我监督、自我反思和调整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分享交流,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程度和习惯养成的实际进展,总结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在当今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开启习惯养成之旅🚀,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积极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

标签: #学生养成习惯的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