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用爱与智慧,点亮幼儿成长之光—我帮助幼儿园大班教案

jiayaozb.com290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帮助他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自己也会收获幸福。
  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激发幼儿主动关心他人、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3. 技能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实际生活场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幼儿观察他人需求的能力,以及运用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幼儿深刻理解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在内心深处树立乐于助人的意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敏锐地观察到他人的需求,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有效的帮助方式,避免不恰当或过度的行为。

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幼儿展示帮助他人的场景,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帮助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
  2.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如幼儿园里小朋友摔倒了、玩具不够分等,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角色扮演法安排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分别扮演需要帮助的人和提供帮助的人,使幼儿从不同角色的角度去理解帮助与被帮助的感受,加深对帮助行为的认知。

教学准备

  1. 经验准备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相处的情况,以及他们曾经有过的帮助他人或接受他人帮助的经历。
  2. 物质准备
    • 收集一系列体现帮助他人的图片、照片和简短视频,如小朋友扶老奶奶过马路、给贫困地区儿童捐赠衣物等。
    • 准备一些与帮助他人相关的故事绘本,如《小猪帮助小狐狸》《乐于助人的小兔子》等。
    • 制作简单的角色扮演道具,如医生帽、护士服、玩具娃娃、扫帚、抹布等,用于创设不同的生活场景。
    • 准备一个“帮助之星”小贴纸和小奖品若干,用于奖励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幼儿。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 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一起做简单的律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律动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跳舞开心吗?那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能让我们很开心呀?”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

    (二)观察与思考(10 分钟)

    1. 教师展示一幅小朋友帮助他人的图片,如一个小朋友帮另一个小朋友捡起掉在地上的书本,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然后提问:“图片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呀?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并尝试理解帮助他人的行为。
    2. 教师再展示一些不同场景下帮助他人的图片,如帮助盲人过马路、给口渴的小朋友递水等,每展示一幅图片都重复上述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帮助行为背后的原因。

    (三)故事讲述(15 分钟)

    1. 教师拿出一本关于帮助他人的故事绘本,开始讲述《小猪帮助小狐狸》的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小猪和小狐狸,有一天,小狐狸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坑里,怎么也爬不上来,它着急地大哭起来,这时,路过的小猪听到了小狐狸的哭声,连忙跑过去,小猪想了想,找来了一根长长的树枝,把树枝的一端伸进大坑里,让小狐狸抓住,小狐狸顺着树枝,终于爬出了大坑,小狐狸感激地对小猪说:“谢谢你,小猪,要不是你帮助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小猪笑着说:“不用谢,朋友之间就是要互相帮助呀!”从那以后,小猪和小狐狸成了更好的朋友,它们经常一起玩耍,互相帮助。
    2. 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
      • “小朋友们,故事里的小猪是怎么帮助小狐狸的呀?”
      • “小狐狸被小猪帮助后,心情怎么样?”
      • “那你们觉得小猪帮助小狐狸这件事做得对不对呀?为什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深入理解帮助他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自己也能收获友谊。

      (四)情境讨论(20 分钟)

      1. 教师创设第一个情境:在幼儿园的操场上,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正在哭。
        • 请幼儿分组讨论:“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帮助他?”
        •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如有的幼儿可能会说:“我们要赶紧把他扶起来。”有的幼儿会说:“要去找老师来帮忙。”还有的幼儿可能会说:“给他吹一吹伤口,安慰他不要哭。”
        • 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在帮助摔倒的小朋友时,要先小心扶起他,查看伤口情况,如果伤口较严重,要及时找老师或保健医生处理,同时要给予他关心和安慰。
      2. 教师创设第二个情境:午餐时间到了,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饭,可是小明发现自己忘记带勺子了,看着面前的饭菜干着急。
        • 再次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小明遇到困难了,我们怎么帮助他呢?”
        • 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不同帮助方式的可行性,有的幼儿说可以把自己的勺子借给他,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那你把勺子借给小明了,你自己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考虑周全,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如可以和小明一起共用一个勺子,或者向老师再要一个勺子等。

        (五)角色扮演(20 分钟)

        1.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生活场景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需要帮助的情境,如“图书角的图书乱了,帮忙整理”“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水杯了,帮忙一起找”等。
        2. 每个小组根据分配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一名幼儿扮演需要帮助的人,其他幼儿扮演帮助者,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需要帮助的人”的表情和动作,以及“帮助者”如何用语言和行动去提供帮助。
        3. 角色扮演结束后,邀请每个小组上台展示表演,并请其他幼儿认真观看,然后一起讨论:“他们在表演中是怎么帮助别人的?你觉得他们做得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从他人的表演中学习和借鉴帮助他人的方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评价能力。

        (六)总结与分享(10 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提问:“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很多帮助他人的事情,那谁能说一说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心里是什么感觉呀?”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帮助他人所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的认知。
        2. 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表扬那些积极参与讨论、善于观察他人需求并能想出好办法帮助他人的幼儿,为他们贴上“帮助之星”小贴纸,并颁发小奖品,对全体幼儿提出希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主动去关心和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
        3. 教师和幼儿一起唱一首关于友爱的歌曲,如《朋友越多越快乐》,在欢快的歌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延伸

        1. 在班级中设立“帮助小天使”评选活动,每周评选出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次数最多、帮助行为最贴心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幼儿将乐于助人的行为常态化。
        2.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在幼儿园学到的帮助他人的道理,并在生活中与家人互相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帮妈妈扫地、帮爸爸拿东西等,将帮助他人的美德延伸到家庭生活中。
        3. 组织幼儿开展“帮助他人绘画比赛”,让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看到或经历过的帮助他人的场景,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帮助行为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绘画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

        1.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增强自信心。
        2. 角色扮演活动中,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因道具使用不当或表演过于激烈而发生意外。
        3. 对于幼儿的回答和表现,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即使回答不完全正确或表现不够完美,也不要批评指责,而是要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和改进。 🌟

        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在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乐于助人的种子,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用爱与温暖去关心他人,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社会小公民💕。

        标签: #我 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