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积极向上、主动适应新环境的态度,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集体意识和归属感。
-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及其用途,认识新同学和老师,学会正确的坐姿、站姿、举手姿势等课堂常规。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观校园、自我介绍、互动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认识校园中的重要场所和设施。
-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课堂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克服陌生感和紧张情绪。
-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 制作精美的校园介绍PPT,包括校园各个角落的图片和视频。
- 准备一些小贴纸、小红花等奖励物品。
- 安排好校园参观路线,确保学生的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 播放欢快的儿歌《上学歌》,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跟着音乐摇摆身体,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歌曲结束后,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像歌里唱的那样,背上小书包,快快乐乐地上学啦!你们开心吗?”引导学生积极回应,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期待😃。
(二)认识校园(15分钟)
- 利用PPT展示校园的全景图,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名称、位置和外观,让学生对学校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
- 依次展示教学楼、操场、图书馆、食堂、卫生间等重要场所的图片,详细介绍它们的用途🧐。“这是我们上课的地方——教学楼,里面有很多明亮的教室,我们会在那里学习很多有趣的知识。”“看,这是操场,我们可以在操场上跑步、做游戏,锻炼身体💪。”
- 播放校园介绍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校园的美丽和活力🎬。
(三)自我介绍与互动(20分钟)
- 老师先进行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老师姓名]老师,以后我们就要一起在这个学校里学习和生活啦!老师希望能和每一位小朋友成为好朋友😃。”
- 请学生依次站起来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内容包括自己的姓名、最喜欢的事情等🧑🤝🧑,老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鼓励和掌声👏。“大家好,我叫[学生姓名],我喜欢画画🎨。”
- 组织互动游戏“找朋友”,老师说一个特征,如“喜欢跳绳的小朋友”,符合这个特征的学生要快速站起来,然后大家一起说:“我们是朋友,一起拍拍手👫。”通过这个游戏,帮助学生更快地认识彼此,增进友谊。
(四)课堂常规训练(20分钟)
- 坐姿训练
- 老师示范正确的坐姿:双脚平放在地面,腰背挺直,双手放在课桌上,眼睛看黑板👀。
- 请学生模仿老师的坐姿,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并给予小贴纸奖励👍。
- 站姿训练
- 讲解正确的站姿: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抬头挺胸🧍。
- 请学生站起来,老师检查并纠正,表现好的学生奖励小红花🌸。
- 举手姿势训练
- 老师示范举手的正确姿势:右手举直,肘部不弯曲,左手放在桌面💁。
- 让学生进行举手练习,老师提问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对举手姿势标准的学生给予表扬🎉。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
-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校园的主要场所、新朋友以及课堂常规,强调遵守纪律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 布置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在学校里学到的新知识,并且给他们展示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教学延伸
- 在后续的课堂中,不断强化课堂常规,通过日常的提醒和奖励,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的好习惯。
- 组织开展“我爱我的校园”主题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目中校园的样子,进一步加深对校园的热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生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初步了解了校园环境和课堂常规,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在自我介绍和互动环节中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课堂常规的训练还需要持续加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标签: #一年级我上学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