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份系统的思政课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的系统性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在知识目标方面,要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要内容,掌握相关的概念、观点和方法,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清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本质特征和伟大成就。
能力目标则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学习《思想政治选修 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时,学生能够通过对不同国家政治制度和国际组织的分析,提升对国际政治现象的洞察和理解能力,学会从政治角度思考和解决国际事务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思政课的核心所在,要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面对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冲击时,能够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讲授《文化生活》中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时,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的整合性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需要进行系统整合,要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选取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在讲解经济生活中“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时,可以引入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的一些热点经济现象,如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我国政府为稳定经济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等,让学生理解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他们对经济生活的感知和理解。
要注重不同模块之间的知识衔接和融合,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可以与其他模块的内容相互渗透,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运用哲学原理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从哲学的高度看待问题,如在讲解文化现象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文化的本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等,使学生能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还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进行社会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课知识的理解,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参观当地的革命纪念馆,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与实际体验相结合,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为了实现系统的思政课教学目标,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思政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通过清晰、准确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但讲授不能是单一的灌输,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在讲解抽象的哲学概念时,可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讨论法也是常用的教学方法,针对一些具有争议性或热点性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在学习《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参与时,讨论“如何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素养”,让学生各抒己见,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确保讨论的方向正确,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案例教学法能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可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思政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在学习职业道德时,引入感动中国人物中体现高尚职业道德的事迹,让学生分析这些人物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资源,通过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新闻报道等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社会现实,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讲解生态文明建设时,播放关于环境污染现状和生态保护成果的视频,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教学评价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考试等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小组讨论表现、社会实践报告等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行为等观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学生互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在小组作业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评价内容包括小组合作情况、作业质量、观点创新性等方面,然后让学生根据互评结果进行总结和改进。
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通过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活动进展情况,给予必要的建议和帮助,并在活动结束后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一份系统的思政课教学设计涵盖教学目标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评价的全面性,才能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思想的碰撞中成长,使思政课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思政课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标签: #关于系统的思政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