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观察森林的主要元素,如树木、花草、动物等,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色彩特点,丰富幼儿对森林的认知经验。
- 技能目标
- 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等,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图形的组合、色彩的搭配等,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在绘画中大胆创新,添加自己喜欢的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森林画面。
- 情感目标
- 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幼儿感受到森林的美丽和神秘,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的乐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耐心。
活动准备
- 经验准备
- 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物体。
- 幼儿对森林有一定的了解,如看过有关森林的图片、绘本或视频等。
- 物质准备
- 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画纸、调色盘、水粉笔、擦手毛巾等。
- 丰富的森林图片、视频资料,以及森林主题的绘本,如《小熊宝宝之散步》《我是一只小狼》等,用于活动前的导入和活动中的参考。
- 展示幼儿绘画作品的展板或墙贴。
- 小贴纸、小奖品若干,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幼儿。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5分钟)
- 播放一段森林的视频,视频中展示森林里茂密的树木、五颜六色的花草、活泼可爱的动物等,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森林的美丽和生机。
- 播放结束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地方呀?”引导幼儿回答出“森林”,然后继续提问:“你们喜欢森林吗?为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分享自己对森林的印象和感受。
(二)观察与讨论(10分钟)
- 教师展示几幅不同风格的森林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问幼儿:“在这些森林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元素,如树木的形状、颜色,花草的样子,动物的姿态等。
-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在森林里还见过什么有趣的东西,教师巡回倾听幼儿的讨论,适时参与并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如:“森林里除了有树木、花草和动物,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呢?它们都藏在哪里呀?”
- 邀请个别幼儿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丰富幼儿对森林元素的认知,森林里可能还有小溪、石头、蘑菇、鸟巢等。
(三)绘画示范(10分钟)
根据幼儿讨论的结果,教师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如一棵大树、一朵小花、一只小鸟,进行绘画示范。
- 画大树时,教师先画出树干,用棕色的彩笔或油画棒,线条要粗壮有力,然后画出树冠,树冠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用绿色的彩笔或油画棒涂抹,表现出大树的茂密,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纹理,用较细的线条在树干上添加一些纹理,让大树看起来更加逼真。
- 画小花时,教师先画出花朵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花瓣形,用鲜艳的颜色,如红色、粉色、黄色等,表现出花朵的美丽,然后画出花茎和叶子,花茎用绿色的彩笔或油画棒,叶子可以用深绿色或浅绿色,表现出叶子的层次感,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画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花朵。
- 画小鸟时,教师先画出小鸟的身体轮廓,用黑色的彩笔或油画棒,线条要流畅,然后画出小鸟的翅膀、尾巴和嘴巴,翅膀和尾巴可以用彩色的笔进行装饰,表现出小鸟的活泼可爱,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小鸟的眼睛,用黑色的笔点出眼睛,让小鸟看起来更加生动。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边画边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图形的组合、色彩的搭配等,画线条时可以用直线、曲线、折线等不同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形状;图形组合时要注意大小、比例和位置的关系;色彩搭配时可以选择对比色或邻近色,让画面更加鲜艳美观。
(四)幼儿创作(20分钟)
- 给幼儿发放画纸和绘画工具,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绘画创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森林。
-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及时给予幼儿帮助和指导,对于绘画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从简单的图形开始画起;对于绘画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创新,添加更多的细节和元素,如森林里的小路、隐藏在草丛中的小动物等。
- 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正确使用绘画工具,如不小心弄脏了画面,可以用擦手毛巾轻轻擦拭。
(五)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
- 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在展板上或墙贴上,布置成一个“森林画展”。
- 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共同欣赏每一幅作品,教师邀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如画面中有哪些元素,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等,鼓励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和赞美,如“你的森林画得真漂亮,颜色搭配得好鲜艳呀!”“你画的小动物好可爱,我很喜欢!”等。
-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表扬,教师也可以针对幼儿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方法,帮助幼儿不断提高绘画水平。
(六)活动延伸(5分钟)
-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与森林主题相关的材料,如彩色纸、剪刀、胶水、轻黏土等,让幼儿继续创作有关森林的手工作品,如制作森林立体拼图、森林场景模型等。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自己在幼儿园的绘画作品,并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更多关于森林的资料,如图片、故事、儿歌等,丰富幼儿对森林的认知,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反思
本次森林绘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和创作,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不仅提高了绘画技能,还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环保意识,活动中,幼儿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认真观察、大胆想象,创作出了一幅幅充满创意和童趣的森林绘画作品。
在活动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和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也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法进行绘画,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在绘画示范环节,我详细地讲解了绘画技巧,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掌握绘画方法,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我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并给予帮助,确保每个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作品。
作品展示与分享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让幼儿互相欣赏和介绍作品,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我注重以鼓励为主,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本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活动时间的把控上还不够精准,导致幼儿创作时间略显紧张,部分幼儿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创意,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给幼儿留出足够的创作时间,在引导幼儿进行色彩搭配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让幼儿了解更多的色彩知识和搭配技巧,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本次森林绘画活动,幼儿们在绘画技能、想象力、创造力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更多更好的艺术创作机会,让幼儿在艺术的熏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标签: #森林绘画活动教案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