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探索视觉奥秘—透视原理教学设计

jiayaozb.com25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
    • 掌握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简单绘画构图的方法,能够在画面中体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表现欲望。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深入理解透视原理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 熟练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构图,使画面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
    2. 教学难点
      • 能够准确把握不同透视角度下物体的形状变化和比例关系。
      • 在绘画实践中灵活运用透视原理,创造出富有创意和表现力的作品。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系统讲解透视原理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清晰的认识。
      2.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绘画,直观展示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绘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绘画技能。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几幅具有强烈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绘画作品,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埃舍尔的《观景楼》等,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物体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以及给人的视觉感受。
      2. 提问学生:“这些作品为什么看起来如此逼真、有深度?是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画面中的空间?”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透视原理。

      (二)新授(20分钟)

      1. 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5分钟)
        • 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透视原理:透视是指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它通过物体的大小变化、形状变形和位置关系来营造出空间感和立体感。
        • 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如站在笔直的公路上,远处的景物看起来会变小、变窄;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景物,离窗户近的物体清晰,远的物体模糊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透视原理。
      2. 一点透视(5分钟)
        • 结合图片和简单的示意图,详细讲解一点透视的特点:当物体的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其他面与画面垂直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为一点透视,在一点透视中,所有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消失点,位于视平线上。
        • 通过在黑板上绘制一点透视的简单场景,如一条街道,向学生演示如何确定视平线、消失点以及物体在画面中的透视变化,让学生初步掌握一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3. 两点透视(5分钟)
        • 同样借助图片和示意图,介绍两点透视:当物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时,会产生两点透视,在两点透视中,物体有两个消失点,分别位于视平线的两侧。
        • 以一个建筑物为例,在黑板上逐步画出两点透视的效果图,讲解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形状变化和透视规律,让学生理解两点透视与一点透视的区别和联系。
      4. ++++(5分钟)
        • 展示一些具有++++效果的建筑摄影作品或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画面中物体的独特形态和强烈的空间感,引出++++的概念。
        • 解释++++:当物体的高度、宽度和深度都与画面不平行时,会产生++++,++++有三个消失点,分别位于视平线的上方、下方和左右两侧。
        • 在黑板上简单示意++++的原理和绘画方法,让学生对这种较为复杂的透视形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

        1. 示范绘画(10分钟)
          • 选择一个简单的场景,如一间教室,运用一点透视原理进行绘画示范。
          • 首先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位置,然后从近到远依次画出教室的地面、墙壁、天花板以及课桌椅等物体,在绘画过程中强调物体的大小变化、形状透视和线条的方向,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透视原理是如何应用到实际绘画中的。
        2. 学生实践(10分钟)
          •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场景,运用所学的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可以是室内场景、室外风景或简单的静物组合。
          • 学生开始绘画,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透视角度和表现方法。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 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教室的展示区,让大家相互欣赏和交流。

          2. 评价环节
            • 先请学生自己介绍作品中所运用的透视原理以及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 然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画面的空间感、透视准确性、构图合理性、色彩运用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之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2. 强调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它是营造画面空间感和立体感的关键因素,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学习中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尝试用不同的透视角度进行绘画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艺术素养。

            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大量的透视原理相关图片、绘画作品以及动画演示。
            2. 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画纸等,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保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透视原理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了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构图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和讨论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把握透视角度和物体形状变化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透视原理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成长和发展🎨。

            标签: #《透视原理》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