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学生深入了解儿童节的由来和意义,增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
-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度过一个难忘的儿童节。
-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他们珍惜童年时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全面且生动地向学生讲解儿童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 精心组织并顺利开展各项有趣的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收获快乐。
- 难点
- 如何在活动中巧妙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儿童节的意义,将节日文化真正内化于心。
- 有效协调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处理好突发状况,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
- 收集关于儿童节由来、各国儿童节特色等相关资料,制作成精美的 PPT。
- 准备活动所需的道具,如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小奖品等🎁。
- 提前布置教室,营造出欢乐、活泼的节日氛围,如张贴彩色气球、悬挂儿童节主题横幅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孩子们在儿童节欢乐玩耍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问:“同学们,看到视频里的小伙伴们这么开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引导学生回答出“儿童节”,顺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快乐的儿童节🎉。
(二)知识讲解(10 分钟)
利用 PPT 向学生详细介绍儿童节的由来,从 1925 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首次提出设立儿童节的倡议,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确定每年 6 月 1 日为儿童节的历程,让学生了解到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
展示一些不同国家儿童节的特色庆祝方式,如日本的“七五三”儿童节,孩子们会穿上传统服饰去神社祈福;韩国的儿童节,全国的公园免费向儿童开放,父母会带孩子尽情游玩等,通过这些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到儿童节在世界各地的独特魅力🌍。
(三)讨论交流(10 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你心目中的儿童节是什么样的?你希望怎么度过这个儿童节?”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儿童节不仅仅是玩乐,更有着重要的意义,鼓励他们珍惜童年时光,努力成长💪。
(四)活动环节(25 分钟)
- 绘画比赛:以“快乐的儿童节”为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儿童节的欢乐场景,比赛结束后,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画面内容,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表扬学生的创意和绘画技巧,为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小奖品🎨。
- 手工制作:提供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学生制作儿童节贺卡,鼓励学生在贺卡上写下对自己、对同学、对老师的节日祝福,制作完成后,学生们互相交换贺卡,分享节日的喜悦🎁。
- 趣味游戏:开展“接力拼图”游戏,将一幅与儿童节相关的拼图分成若干小块,每组学生接力完成拼图,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获得相应奖励,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五)总结回顾(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儿童节的由来、不同国家的庆祝方式以及在活动中的收获,再次强调儿童节的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向上,快乐成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节课🎵。
教学延伸
-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快乐,制作一份家庭版的儿童节纪念册📔。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儿童节相关的文化活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弘扬儿童节文化🎊。
标签: #快乐的儿童节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