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关于感知数量9教学反思

jiayaozb.com290

在本次“感知数量9”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历了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再到课后总结反思的一系列过程,这不仅让我对幼儿数学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促使我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幼儿掌握数学概念,提升数学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一)数量认知

  1. 目标:让幼儿正确感知数量9,能点数9个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 达成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大部分幼儿能够准确点数9个以内的物体,并清晰说出总数,在课堂上,当我拿出9个苹果让幼儿点数时,多数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且回答准确,这表明在数量认知方面,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3. 分析:采用实物操作和游戏互动的方式,符合幼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量概念,在“给小动物喂食”的游戏中,幼儿们积极地将9颗食物喂给对应的小动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地点数、确认,对数量9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二)数量比较

  1. 目标:能比较9以内数量的多少,初步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 达成情况:通过比较两组数量不同的物体,如7个积木和9个积木,幼儿能够直观地判断出9比7多,在简单的数量比较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准确表达谁多谁少,教学目标部分达成。
  3. 分析:利用直观的实物对比,幼儿能够较为容易地感知数量的差异,但在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数的大小关系时,还可以更加深入,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9比7多,多多少等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数量守恒

  1. 目标:感知数量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空间位置的影响,初步建立数量守恒概念。
  2. 达成情况: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将9个珠子摆成不同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幼儿能够发现虽然珠子的排列变了,但数量还是9个,这说明幼儿对数量守恒有了一定的感知,教学目标部分达成。
  3. 分析:幼儿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排列方式下的数量,逐渐理解了数量守恒的概念,对于一些幼儿来说,这一概念的理解还不够稳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强化。

教学方法运用

(一)直观教学法

  1. 做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大量运用了直观教学法,如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通过让幼儿直接观察、触摸、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量概念。
  2. 效果:幼儿们对直观的教学材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参与度较高,在认识数字9时,我展示了9个不同的实物图片,幼儿们通过观察图片上物体的数量,很快就记住了数字9的形状和含义。
  3. 反思:直观教学法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但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材料的多样性和针对性,避免过于单一或复杂,影响教学效果。

(二)游戏教学法

  1. 做法:设计了多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抢椅子”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2. 效果:游戏教学法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不仅提高了对数量的感知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数字接龙”游戏中,幼儿们积极参与,快速说出与数字相关的物品或动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3. 反思:游戏教学法能够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游戏的节奏和秩序,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参与,同时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思考数学问题,避免游戏过于形式化。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

  1. 做法:将幼儿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数学任务,如合作搭建9个积木的造型。
  2. 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幼儿们相互交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负责点数积木,有的幼儿负责搭建,他们相互配合,顺利完成了搭建9个积木造型的任务。
  3. 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法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机会,但在分组时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合理搭配小组成员,确保每个小组都能顺利开展活动,教师要加强对小组活动的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幼儿学习表现

(一)学习兴趣

大部分幼儿对本次数学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游戏,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主动探索数量9的奥秘,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在“数字拼图”游戏中,幼儿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拼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数字9的拼图块,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困难

部分幼儿在点数时容易出现漏数、多数的情况,对数量守恒概念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困难,对于这些幼儿,我在课堂上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指导,通过个别辅导、反复练习等方式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在点数练习中,我针对容易出错的幼儿,让他们一个一个地指着物体点数,放慢速度,确保数准确,在讲解数量守恒概念时,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对比,帮助他们理解数量不受物体排列和位置影响的道理。

(三)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的学习能力和速度都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能够快速掌握数量9的相关知识,而有些幼儿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如让他们用9个物体摆出不同的造型,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对于学习困难的幼儿,则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

教学改进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

  1.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引入一些数学绘本故事,将数量9的概念融入到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2. 加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将数量9的教学与之前学过的数量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幼儿建立完整的数学认知体系。

(二)改进教学方法

  1. 继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动画视频,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 在游戏教学中,增加游戏的难度和变化,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欲望,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思考和总结,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关注个体差异

  1. 加强对幼儿个体差异的观察和了解,建立幼儿学习档案,记录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特点,根据档案信息,为不同幼儿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策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2. 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分层教学,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心。

(四)家园合作

  1.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数学学习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发展需求。
  2. 鼓励家长在家中开展数学教育活动,如和幼儿一起玩数学游戏、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感知数量等,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

通过本次“感知数量9”的教学活动,我对幼儿数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标签: #(感知数量9)教学反思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