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晓出净慈寺古诗教学设计

jiayaozb.com29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
  • 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西湖六月独特的美景。
  1.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 引导学生掌握借助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古诗内容。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体会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感受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歌意境。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1. 教学难点
  • 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一段西湖六月荷花盛开的视频,画面中西湖波光粼粼,荷叶田田,荷花娇艳欲滴。

  • 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哪里的美景呀?(西湖)对啦,西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游览,并留下了许多赞美它的诗篇,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西湖,去领略一番别样的风光。(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介绍作者杨万里

  • 同学们,这首诗的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情趣,他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了解了作者,相信大家对这首诗会更感兴趣啦!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7分钟)

教师范读

  • 请同学们先认真听老师朗读这首古诗,注意字音的准确和节奏的把握。(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

学生跟读

  • 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读一遍。

学生自由朗读

  • 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把古诗读通顺。

指名朗读

  • 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指名朗读,及时纠正读音和节奏方面的问题)

全班齐读

  • 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齐读这首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味。

(三)理解诗句,体会意境(15分钟)

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句意思

  • 同学们,古诗中的有些词语可能不太好理解,现在请大家对照注释,自己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把不明白的地方圈出来。

小组合作交流

  •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积极发言,互相帮助,看看能不能把整首诗的意思都弄明白。(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汇报交流

  •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对诗句的理解?(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引导、补充和讲解)
  • 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毕竟”就是到底的意思,诗人说到底是西湖的六月啊,点明了时间是六月的西湖。
  • “风光不与四时同”:“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意思是西湖六月的风光与其他季节不一样。
  • “接天莲叶无穷碧”:“接天”形容莲叶无边无际,与天相接。“无穷碧”写出了莲叶的颜色是一片碧绿,非常壮观,远远望去,莲叶好像与天连接在一起,满眼都是碧绿的颜色。
  • “映日荷花别样红”:“映日”就是太阳映照。“别样红”指荷花格外的红,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

体会诗歌意境

  • 同学们,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一幅画面:六月的西湖,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相连,一片碧绿;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格外鲜艳、娇美,此时此刻,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景象呢?(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
  • 是啊,诗人用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西湖六月独特的美景,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诗人仅仅是在描写西湖的美景吗?他还想表达什么呢?

(四)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

  • 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诗人杨万里在送林子方的时候,看到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送给林子方呢?

小组讨论

  •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倾听学生的想法)

全班交流

  • 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小组代表发言)
  •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诗人看到西湖六月这么美的景色,心情非常愉快,没错,从诗中对美景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
  • 那诗人为什么要在送林子方的时候写这首诗呢?其实啊,林子方是诗人的好朋友,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诗人通过描写西湖六月的美景,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比喻林子方的前程似锦,希望林子方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不要被眼前的荣耀所迷惑,所以这首诗不仅仅是写景,更蕴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劝告。

体会诗人情感

  • 现在我们明白了诗人的良苦用心,让我们带着这种理解和感受,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五)朗读背诵,拓展延伸(10分钟)

朗读比赛

  •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来进行一场朗读比赛,看看谁能把这首诗读得最有感情,读出诗中的韵味。(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背诵古诗

  • 这么美的诗,相信大家都已经记住了吧!现在请大家试着背诵这首古诗,看谁背得又快又准确。(学生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拓展延伸

  • 同学们,杨万里笔下的西湖六月美景让我们陶醉不已,描写西湖的古诗还有很多,比如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些描写西湖的古诗,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交流。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总结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通过初读古诗、理解诗句、体会意境、深入探究等环节,我们不仅领略了西湖六月的美丽风光,还体会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蕴含在诗中的劝告之情,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热爱古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布置作业

  • 背诵并默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字数不少于200字。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较好地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体会到了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西湖的美景,但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的讨论效果不太理想,今后还需要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深层含义时,可以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标签: #晓出净慈寺古诗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