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学生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字,认识3个偏旁“宀、八、人”。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蓝天、树林、小河、泥土等是动物、植物的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识字写字。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难点
- 理解“家”的含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家是什么样的。
- 展示蓝天、树林、小河、泥土的图片,提问:这些美丽的地方像什么呢?它们会是哪些小动物、小植物的家呢🧐?从而引出课题《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停顿。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 利用识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正音。“蓝”(lán)、“天”(tiān)、“祖”(zǔ)等。
- 开火车读、小组读,巩固生字认读。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分别介绍了谁的家在哪里?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句:蓝天是白云的家。
- 出示蓝天和白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蓝天和白云的关系。
- 提问:白云在蓝天上怎么样?(自由飘荡)那蓝天就像白云的什么呀?(家)
- 指导朗读:读出轻松、愉快的感觉,“蓝天/是/白云的家”。
学习第二句:树林是小鸟的家。
- 展示树林的图片,播放小鸟的叫声,让学生说说小鸟在树林里做什么。
- 引导学生理解:树林为小鸟提供了栖息的地方,所以树林是小鸟的家。
- 朗读指导:读得活泼些,“树林/是/小鸟的家”。
学习第三句:小河是鱼儿的家。
- 拿出小河和鱼儿的图片,问:鱼儿在小河里干什么?(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 讲解:小河里有鱼儿需要的水和食物,小河就是鱼儿的家。
- 指导朗读:读得欢快些,“小河/是/鱼儿的家”。
学习第四句:泥土是种子的家。
- 展示泥土和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在泥土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 教师说明: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泥土就是种子的家。
- 朗读指导:读得平稳些,“泥土/是/种子的家”。
学习第五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 提问: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生活,祖国为我们做了什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保护我们等)
- 让学生感受祖国对我们的关爱,理解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 充满感情地朗读:“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我们的家”。
(四)朗读感悟,背诵课文
-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指名读、男女赛读、配乐读等,让学生读出对家的喜爱之情。
- 引导学生根据每句的特点,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背诵课文。
- 先自己尝试背诵,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 最后指名上台背诵,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识字写字
识字教学
- 结合课文中的生字,利用字理识字、部件识字等方法帮助学生识字。
- “宀”这个偏旁像房子,很多和房屋有关的字都有它,如“家”“宝”等。
- 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如“人”加“一”是“大”,“土”加“一”是“王”等。
- 开展识字游戏,如“摘苹果”:把生字写在苹果卡片上,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上台摘苹果,并认读上面的生字。
写字教学
- 指导书写“上、下、土、个”。
- 上:先写竖,再写短横,最后写长横,强调横要写平。
- 下:先写横,再写竖,最后写点,注意点在竖的下方。
- 土:横画短,竖画长,最后一横稍长。
- 个:先写撇,再写捺,最后写竖,竖要写在撇捺的中间。
-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六)课堂小结
- 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你知道了哪些动物、植物的家在哪里。
- 引导学生谈谈对“家”的感受,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
(七)拓展延伸
-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动物或植物的家在哪里。
- 画一幅自己心中的家的画,并和同学们交流。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家”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较好地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和书写,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直观教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这一情感上,还可以再深入一些,让学生有更真切的感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标签: #苏教版一年级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