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主题
“家校同心,共育阳光心灵”
课程目标
- 增强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让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与学业、生活的紧密联系。
- 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沟通技巧和教育方法。
- 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课程对象
小学[X]年级学生家长
课程时间
[X]月[X]日(周[X]),上午9:00 - 11:00
课程地点
学校会议室
课程准备
-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 准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手册和资料。
- 制作课程PPT,内容涵盖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沟通技巧等。
- 布置会议室,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与流程
开场致辞(9:00 - 9:10)
- 欢迎各位家长前来参加本次心理课,感谢家长们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 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目的和大致内容,让家长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孩子心理发展特点解析(9:10 - 9:50)
- 通过PPT展示小学[X]年级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如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有独立思考能力等。
- 播放一段相关视频,生动呈现该阶段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和心理需求,让家长更直观地感受。
- 组织家长分组讨论,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孩子心理特点及行为变化,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9:50 - 10:30)
- 列举小学[X]年级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困扰、情绪调节困难等,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 针对每个问题,介绍一些具体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如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等。
- 邀请部分家长分享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时的经验和做法,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心理沟通技巧培训(10:30 - 11:00)
- 讲解与孩子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如倾听技巧(专注倾听、不打断孩子说话)、表达技巧(清晰、温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问技巧(通过适当提问引导孩子深入思考)等。
- 进行现场模拟演练,邀请几位家长和孩子上台,设置一些常见的沟通场景,让家长运用所学技巧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其他家长进行观察和点评。
- 总结沟通技巧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这些技巧与孩子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互动环节
- 设立问答环节,家长可以就自己关心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向授课老师提问,老师进行详细解答。
- 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家长们围绕“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每组讨论结束后,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并将小组讨论的成果分享给大家。
课程总结(11:00 - 11:10)
- 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心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 鼓励家长在今后的生活中,持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积极与学校沟通合作,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课后作业
- 请家长回家后,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谈心,运用本次课程所学的沟通技巧,了解孩子最近的心理状态和想法。
- 制定一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如何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等方面的内容,并在下周的家长会上与其他家长分享交流。
十一、课程延伸
- 建立家长心理健康交流群,方便家长们在课后随时交流教育经验和心得,分享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同时也便于学校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亲子活动,邀请专业心理专家为家长和孩子进行辅导,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十二、注意事项
- 提前通知家长课程的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确保家长能够按时参加。
- 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家长的反应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
-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让家长在交流和分享中收获知识和经验。
- 课程结束后,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以便对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
希望通过本次家长心理课,能够让家长们更加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掌握一些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沟通技巧,与学校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让我们共同期待孩子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标签: #学校家长心理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