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电子版

jiayaozb.com300

教学目标

  1. 学生会认“守、株”等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守、株”等9个字。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背诵课文。
  3. 学生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 学生能明白“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寓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文言文。
    •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 难点
    • 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特点,感受其与现代文的不同。
    •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 播放一段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农民伯伯主要的工作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引出在田地里劳动很辛苦,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有收获。)
    2. 展示一幅古代农田的图片,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一则古代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板书课题,并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猜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3. 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猜测,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点评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和停顿,在范读过程中,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出文中的生字和停顿节奏,如:“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朗读情况,纠正读音错误。
    3.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对于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如停顿不当、字音读错等,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4. 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利。

    (三)学习生字词

    1. 出示生字“守、株、待、触、颈”,学生认读,教师讲解每个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 “守”:读音为“shǒu”,是上下结构,会意字,从宀从寸,表示房屋里有法度,本义是官吏的职责,后泛指掌管、防守等意思,可以组词为“守护”“守卫”等。
      • “株”:读音是“zhū”,左右结构,形声字,从木朱声,指露出地面的树根,也可泛指树木,组词有“一株”“守株待兔”等。
      • “待”:读“dài”,左右结构,形声字,从彳寺声,有等待、对待等含义,等待”“招待”。
      • “触”:读音为“chù”,左右结构,形声字,从角蜀声,意思是接触、碰,可组词“接触”“触摸”。
      • “颈”:读“jǐng”,左右结构,形声字,从页巠声,指脖子,头颈”“长颈鹿”。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如展示“守”字是如何由“宀”和“寸”组成,以及每个笔画的书写顺序;“株”字左边的“木”和右边的“朱”是怎样组合的等等。
    3.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 - 5遍,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笔画规范,提醒学生注意“守”字宝盖头的写法,“株”字木字旁的位置,以及“颈”字右边部分的笔画顺序等。
    4. 进行生字的巩固练习,通过开火车读、小组读、填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如:“( )卫”“一( )树”“等( )”“接( )”“( )部”。
    5. (四)理解文意

      1. 学生对照注释,自己尝试理解课文大意,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适时给予指导。
      3. 全班共同交流,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 “宋人有耕者”: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宋人”指宋国人;“耕者”就是农民。
        • “田中有株”: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株”在这里指树桩。
        •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触”是撞的意思。
        • “因释其耒而守株”: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因”是于是的意思;“释”是放下;“耒”指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 “冀复得兔”: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冀”是希望的意思。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了,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为”在这里表示被。
      4. 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请几位同学上台讲述,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 (五)深入探究,体会寓意

        1.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这个农民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他错在哪里?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总结:这个农民心存侥幸,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成了必然,妄想不劳而获,最后一无所获还被人嘲笑。
        3. 进一步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4. 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得出寓意: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经过努力就能够得到成功,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收获成果。
        5.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身边有没有类似“守株待兔”的人或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不能坐等机遇。

        (六)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1.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如分角色读、男女赛读、配乐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2.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逐句背诵,再一段一段地背诵,最后进行全文背诵。
        3. 开展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背诵积极性,对背诵熟练、准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七)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生字词的学习、文言文的朗读与理解、故事寓意的体会等。
        2. 强调学习文言文要多读多练,借助注释理解文意,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其他古代寓言故事,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八)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守株待兔》。
        2.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3. 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其他故事,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教学资源

        1. 《守株待兔》的文言文原文及白话文翻译。
        2. 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包含课文原文、生字动画、课文插图、相关视频等。
        3. 古代农田和农民劳作的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反思

        在本次《守株待兔》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借助注释理解文意的环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文言文特点的讲解还可以更加深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与现代文的差异,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时,可以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传承古代文化。

        标签: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电子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