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帮助学生系统回顾初三化学的所有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 增强学生的考试信心,使其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质量守恒定律等。
- 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相互转化关系,如氧气、二氧化碳、金属等。
-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以及实验设计与评价。
- 化学计算,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等。
- 难点
- 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如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 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 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讲授法:系统讲解重点知识,梳理知识框架。
-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 物质的分类:引导学生回顾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并通过举例进行强化理解,氧气(O₂)是单质,水(H₂O)是化合物且属于氧化物😃。
- 化学用语:复习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强调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如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如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等🧐。
- 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让学生理解该定律在化学计算和化学推理中的重要应用🤓。
- 常见化学物质
- 氧气:复习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及用途,以氧气的制取实验为例,详细讲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 二氧化碳:回顾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及用途,重点强调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以及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金属: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金属与氧气、酸、盐溶液的反应,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不同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并举例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判断金属制品的防锈方法等😃。
- 化学实验
- 实验基本操作:复习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酒精灯、托盘天平、量筒等,强调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如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防止爆炸、防止中毒等🧐。
- 实验现象和结论:通过回顾一些典型实验,如蜡烛燃烧实验、铁生锈实验等,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 实验设计与评价: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评价实验方案的优缺点,设计实验证明某物质中含有某种元素,或评价一个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是否合理等🤓。
- 化学计算
-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复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强调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
- 有关溶液的计算:讲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等计算,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溶液计算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 选择题
- 例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碘酒 C. 蒸馏水 D. 石灰石
- 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每个选项,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答案选C😃。
- 此类题目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关键是要准确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 填空题
- 例题2: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原子__;(2)3个硫酸根离子__;(3)氧化铁__。
- 讲解:根据化学用语的书写规则,2个氢原子表示为2H;3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3SO₄²⁻;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Fe₂O₃😏。
- 填空题主要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要牢记各种化学用语的书写规范🧐。
- 实验题
- 例题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3)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4)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 讲解: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实验装置中的仪器,仪器①是长颈漏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₃ + 2HCl = CaCl₂ + H₂O + CO₂↑,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 = 2H₂O + O₂↑😏。
- 实验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要熟悉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
- 计算题
- 例题4:将10g碳酸钙加入到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讲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CaCO₃ + 2HCl = CaCl₂ + H₂O + CO₂↑100 73 4410g y x100/44 = 10g/x,解得x = 4.4g100/73 = 10g/y,解得y = 7.3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g/100g×100% = 7.3%😃。
- 计算题关键是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按照解题步骤进行计算🧐。
-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涵盖各个知识点和题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 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方面的重点知识。
- 强调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法,以及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加强复习,多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布置一套综合性的化学模拟试卷,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进一步巩固复习效果。
- 要求学生整理错题集,将做错的题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方法,以便在后续复习中重点突破🧐。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二)典型例题讲解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初三化学总复习课,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强化了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还存在困难,解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如加强对抽象概念的实例讲解,增加练习题的难度和多样性,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中考成绩😃。
标签: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