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大班等量代换初步教案

jiayaozb.com270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初步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知道可以用一个物体去替换另一个与之相等的物体。
  2.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帮助幼儿理解等量代换的含义,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
  •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出等量关系,进行正确的代换。
  1. 教学难点
  • 让幼儿能够灵活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 如何引导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准确地找出等量关系,并进行合理的代换,避免混淆。

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向幼儿展示等量代换的过程,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
  2. 操作体验法:让幼儿亲自参与操作活动,如摆一摆、换一换等,在实践中感受等量代换的乐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 游戏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

  1. 各种水果卡片若干(苹果、香蕉、橙子等),天平一架。
  2. 动物卡片(小狗、小猫、小兔),食物卡片(骨头、小鱼、胡萝卜)若干。
  3. 小贴纸、小奖品若干,用于奖励表现优秀的幼儿。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教师播放一段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耍的视频,视频中出现了小狗、小猫和小兔,然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啦?它们在玩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视频,积极回答问题。
  2. 教师展示动物卡片和食物卡片,告诉幼儿:“今天呀,小动物们玩累了,它们想吃东西啦,小狗喜欢吃骨头,小猫喜欢吃小鱼,小兔喜欢吃胡萝卜,可是它们发现带来的食物不够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它们想想办法呀?”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等量代换。

(二)探索发现

  1. 教师拿出天平,向幼儿介绍天平的用途:“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这是天平,它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如果天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天平就会保持平衡。”
  2. 教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苹果卡片,在右边放上一个香蕉卡片,这时天平不平衡,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天平怎么啦?哪边重哪边轻呀?”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3. 教师再在天平的右边加上一个橙子卡片,天平刚好平衡,教师说:“现在天平平衡啦,这说明两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一个香蕉和一个橙子的重量。”然后教师将两个苹果卡片换成一个香蕉卡片,问幼儿:“现在天平还平衡吗?为什么?”让幼儿理解一个香蕉可以替换两个苹果,因为它们的重量相等,这就是等量代换。
  4. 教师再次改变天平上的物体,如左边放三个苹果卡片,右边放两个香蕉卡片和一个橙子卡片,让幼儿观察天平的状态,并思考如何通过替换使天平平衡,进一步巩固幼儿对等量代换的理解。

(三)操作体验

  1.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套水果卡片和一个小天平,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水果卡片进行等量代换,使天平保持平衡,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尝试。
  2. 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向其他幼儿讲解自己是如何进行等量代换的,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游戏巩固

  1. 小动物换食物游戏
  •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动物卡片和食物卡片。
  •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的小动物要根据自己喜欢的食物进行交换,但是要保证交换前后食物的总量是相等的,小狗用两根骨头换小猫的三条小鱼,小猫再用三条小鱼换小兔的五个胡萝卜,最后小兔用五个胡萝卜换小狗的两根骨头,在交换过程中,每个小动物都要通过等量代换来完成交易。
  • 游戏开始,幼儿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注意等量关系,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 游戏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交换过程,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行等量代换的,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予奖励。
  1. 抽奖游戏
  • 教师准备一个抽奖箱,里面放有各种水果卡片和小贴纸。
  • 幼儿依次从抽奖箱中抽取一张卡片,如果抽到的水果卡片可以通过等量代换换成其他水果卡片,幼儿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小贴纸作为奖励,抽到三个苹果卡片,幼儿可以说:“我用三个苹果换六个橘子(假设六个橘子和三个苹果重量相等)”,然后教师给予六个橘子卡片对应的小贴纸。
  • 通过这个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对等量代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五)总结拓展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什么是等量代换?”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化幼儿对等量代换概念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等量代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哪里用到了等量代换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如去超市买东西时,用一定数量的钱可以换购相应价值的商品;用几个小积木可以搭建一个大积木等,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 教师布置课后小任务: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等量代换的游戏,可以用家里的物品,如杯子、盘子、水果等进行操作,看看还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等量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等量代换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在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操作体验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解等量代换的概念时,虽然通过天平演示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了等量关系,但部分幼儿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增加更多的实例和练习,让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体验等量代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游戏环节中,有些幼儿可能过于关注游戏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对等量代换方法的运用,我会在今后的游戏设计中,更加注重引导幼儿思考和运用等量代换,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标签: #大班等量代换初步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