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认识番薯,了解番薯发芽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触摸、种植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让幼儿亲身观察番薯发芽的过程,了解其生长特点。
-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番薯发芽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 经验准备:幼儿对植物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 物质准备:若干发芽的番薯、未发芽的番薯、种植容器、泥土、铲子、喷壶、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神秘的“小客人”🎁
- 教师手提一个装有番薯的袋子,神秘地走进教室,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们猜猜它是谁呀?”
- 请幼儿摸一摸袋子里的东西,猜猜是什么。
幼儿自由猜测后,教师拿出番薯展示给幼儿看。
(二)观察番薯👀
-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番薯的外形特征。
-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个番薯长得什么样子呀?它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感觉怎么样?”
- 幼儿自由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番薯是椭圆形的,有紫色、红色、黄色等不同颜色,摸起来有点粗糙。
- 用放大镜观察番薯的细节。
- 师:“我们用放大镜来看看番薯身上还有什么秘密吧!”
- 幼儿分组观察,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番薯表面有许多小小的“眼睛”。
- 展示发芽的番薯和未发芽的番薯,让幼儿进行对比。
-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两个番薯有什么不一样呢?”
- 引导幼儿发现发芽的番薯长出了嫩嫩的芽。
-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芽番薯的样子。
- 师:“谁能说一说发芽的番薯像什么呀?”
- 幼儿自由表达,如“像小尾巴”“像绿色的头发”等。
- 讨论番薯发芽需要的条件。
- 师:“为什么这个番薯会发芽,而那个没有呢?番薯发芽需要什么呢?”
- 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总结:番薯发芽需要阳光、空气和水。
- 教师示范种植番薯的过程。
- 师:“我们一起来把番薯种到土里,看看它能不能长得更好!”
- 教师先将泥土放入种植容器中,然后用铲子挖一个小坑,把番薯芽朝上放入坑中,再盖上泥土,最后用喷壶浇适量的水。
- 幼儿分组进行种植。
- 师:“小朋友们,快来试试吧!看看谁种得最认真!”
-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种植,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工具。
- 给种植好的番薯贴上标签,写上自己的名字。
- 引导幼儿每天观察番薯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师:“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每天来看一看我们种的番薯,看看它有没有长高,有没有长出新的叶子,可以用画画或者贴纸的方式记录下来哦!”
- 提醒幼儿给番薯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师:“别忘了给小番薯喝水呀,这样它才能快快长大!”
- 组织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番薯生长变化。
- 师:“小朋友们,这几天我们种的番薯有什么变化呀?谁来说一说?”
- 幼儿自由分享,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 总结番薯发芽的过程和生长特点。
- 鼓励幼儿继续观察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
- 在自然角中继续观察番薯的生长变化,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记录。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种植其他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并与小伙伴们分享。
(三)探索发芽的番薯🌱
(四)种植番薯🎍
师:“让我们给小番薯做个标记,看看它在我们的照顾下会有什么变化!”
(五)日常观察与照顾💖
(六)总结与分享🎉
师:“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们发现番薯先是长出了嫩嫩的芽,然后芽慢慢长大,还长出了叶子,番薯发芽需要阳光、空气和水,我们每天给它浇水、晒太阳,它就长得越来越好啦!”
师:“小朋友们,植物的生长真的很神奇!以后我们还可以观察更多的植物,看看它们是怎么长大的。”
教学延伸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番薯发芽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引导幼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番薯发芽的变化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提供更多的观察机会和表达场景,让幼儿更好地发展,通过种植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耐心和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和大自然的魅力。
标签: #小班发芽的番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