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含义,知道快乐与人分享会带来更多快乐。
-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故事讲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分享的快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乐于分享的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增强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让学生深刻理解分享的意义,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 掌握分享的方法和技巧,能够主动与他人分享快乐。
-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乐于分享,克服自私心理。
- 培养学生在分享过程中的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感受。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讲解分享的概念、意义和方法,使学生对分享有初步的认识。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分享的快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分享的过程,加深对分享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 播放一段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玩耍的视频,视频中孩子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互相追逐嬉戏,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视频里的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自己特别开心的事情呀?”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快乐时刻。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 分享的含义
- 教师讲述故事《小猪的礼物》:小猪有一个漂亮的玩具小火车,它非常喜欢,有一天,它的好朋友小狗来看它,小狗也对小火车很感兴趣,小猪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小火车拿出来和小狗一起玩,它们一起玩得很开心,笑声回荡在整个房间。
- 故事讲完后,提问学生:“小猪一开始犹豫了,后来它是怎么做的呀?”引导学生回答出小猪把玩具和小狗一起分享了。
- 教师总结:分享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快乐的事情与别人一起享用、一起感受,就像小猪把心爱的小火车和小狗一起玩,这就是分享。
- 分享的意义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你觉得小猪把玩具分享给小狗后,自己的心情怎么样?小狗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 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小猪把玩具分享给小狗,自己不仅没有失去快乐,反而因为看到小狗开心,自己也更快乐了,而且通过分享,它们的友谊也变得更好了,快乐与人分享,会带来更多的快乐,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 展示一些小朋友们互相分享食物、图书、玩具等场景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氛围。
(三)活动体验(20分钟)
- 快乐分享会
-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张照片或者一件小物品,代表自己快乐的回忆或喜欢的东西。
- 然后在小组内轮流分享,向小组成员介绍照片背后的故事或者物品的有趣之处。“这张照片是我去年去海边旅游时拍的,我在沙滩上堆了一个超级大的城堡,可好玩了。”
- 小组分享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到全班进行分享,让更多的同学感受他们的快乐。
- 角色扮演
- 创设情境:小明带来了一本新的漫画书,同学们都很想看,可是小明有些舍不得。
- 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小明和他的同学们,表演他们之间关于分享漫画书的对话和故事。
- 表演结束后,组织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会怎么说?”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角色下如何进行分享。
(四)总结归纳(10分钟)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呀?谁能说一说分享的含义和意义?”请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分享就是把快乐和喜欢的东西与别人一起分享,这样会让我们更快乐,还能让我们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学会乐于分享,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 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把今天在学校里学到的分享的道理讲给爸爸妈妈听,并且和他们一起分享一件你今天最开心的事情。
教学资源
- 多媒体课件,包含故事《小猪的礼物》、相关图片和视频等。
- 准备一些小奖品,如卡通贴纸、小书签等,用于奖励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享的含义和意义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体验中积极参与,感受到了分享带来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引导学生将分享的意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后续的跟踪和引导🧐,部分学生可能在课堂上表现出乐于分享,但在日常生活中仍会出现自私的行为,今后应注重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分享习惯,让分享真正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标签: #《快乐与人分享》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