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认识运动教学设计

jiayaozb.com36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知道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掌握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明确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
  •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哲学思维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意识。
  • 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1. 教学难点
  • 理解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把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播放一段精彩的体育比赛视频片段,如篮球比赛、田径赛跑等,引发学生对运动的直观感受。
  • 提问学生:视频中展示的是什么?你从这些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运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哲学上是如何看待运动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运动。
  1. 讲授新课(30分钟)
  •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15分钟)
  • 通过展示自然界中日月星辰的运转、生物的生长发育、社会领域中生产方式的变革等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 讲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 举例:以“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例,分析主人公为什么找不到剑,从而说明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15分钟)
  • 展示一幅静止的画面,如一座古老的建筑,然后问学生这幅画是静止的吗?引导学生思考静止的相对性。
  • 讲解: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 举例:以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人为例,说明人相对于火车是静止的,但相对于地面又是运动的,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强调: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 小组讨论(15分钟)
  • 给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飞矢不动”“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等观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观点体现了怎样的哲学道理。
  •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的理解。
  1. 课堂小结(5分钟)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等。
  •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强化记忆。
  1. 课堂练习(5分钟)
  • 布置几道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示例:
  • 选择题:下列对运动与物质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 运动是物质的主体,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D. 物质和运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 简答题:简述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1. 课后作业(5分钟)
  •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运动现象,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写一篇短文,分析其中体现的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哲学概念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将哲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 🌟

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希望这篇教学设计能够帮助你顺利开展《认识运动》这一课程的教学!💪

标签: #认识运动 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