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乌鸦上当受骗的心理变化,懂得遇事要冷静思考,不能轻信他人的道理。
- 能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 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图片、视频。
- 乌鸦和狐狸的头饰若干。
- 小道具:一块肉、一棵大树。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 教师头戴乌鸦头饰,嘴里叼着一块肉,站在“大树”上,故作神秘地问:“小朋友们,看我是谁呀?我嘴里叼着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 引出故事:“今天呀,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我和狐狸的故事,名字叫《乌鸦和狐狸》,你们想不想听呀?”
(二)讲述故事
- 教师结合故事图片,生动地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乌鸦得到了一块肉,非常高兴,站在大树上,这时,狐狸来了,看到了乌鸦嘴里的肉,馋得直流口水。
- 提问:“小朋友们,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它会怎么想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
- 教师继续讲述:狐狸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它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 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就唱起歌来。“哇……”它刚一张嘴,肉就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 提问:“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呢?”让幼儿讨论并回答,引导幼儿理解乌鸦因为爱听好话,没有思考就轻信了狐狸,结果丢了肉。
- 再次提问:“如果你们是乌鸦,会怎么做呢?”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播放《乌鸦和狐狸》的动画视频,让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进一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 观看结束后,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别扮演乌鸦和狐狸,进行故事表演。
- 为幼儿提供头饰和小道具,鼓励他们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大胆的表演,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注意角色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如狐狸的狡猾、乌鸦的得意等。
- 每组表演结束后,组织其他幼儿进行评价,说说他们喜欢哪个组的表演,为什么,通过评价,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
- 组织幼儿讨论:“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像乌鸦一样,因为听了别人的好话而上当受骗的经历呢?”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我们不能像乌鸦那样轻易相信别人的甜言蜜语,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冷静思考,这样才不会上当受骗哦!”
- 在语言区投放《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图书及相关头饰,让幼儿继续进行故事表演和讲述。
- 鼓励幼儿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 开展故事创编活动,引导幼儿根据《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模式,创编新的故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观看视频
(四)角色扮演
(五)讨论总结
活动延伸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有了深入的理解,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还懂得了遇事要冷静思考、不能轻信他人的道理,在角色扮演环节,幼儿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表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但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幼儿在讲述故事时不够流畅,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指导和练习,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一次较为成功的语言活动。😃
希望这篇教案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标签: #大班教案乌鸦和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