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学生理解 10 的减法运算概念,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方法计算 10 以内的减法。
-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掌握 10 的减法运算方法,理解减法的意义。
- 能够准确、快速地计算 10 以内的减法算式。
- 难点
- 理解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能运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总结出 10 的减法运算规律。
- 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出现 10 个色彩鲜艳的气球🎈。
- 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小朋友们,刚刚视频里有几个气球呀?”引导学生回答出 10 个。
- 动画展示放走了 3 个气球,再次提问:“现在还剩下几个气球呢?”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概念。
- 借助实物演示
- 拿出 10 个小积木🧩,将它们摆成一排。
- 从中拿走 2 个小积木,问学生:“现在还剩下几个小积木呀?谁能上来数一数?”请一位学生上台数,并引导其他学生一起数,得出剩下 8 个小积木。
- 引出减法算式:10 - 2 = 8,讲解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含义,10 表示原来的总数,2 表示拿走的数量,8 表示剩下的数量。
- 利用数轴讲解
- 在黑板上画出数轴,标上 0 - 10 的数字。
- 从 10 的位置开始,向左移动 3 个单位,问学生:“我们现在到了哪个数字的位置呀?”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是数字 7。
- 再次强调减法的意义,即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并写出减法算式:10 - 3 = 7。
-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 给每个学生发放 10 个小卡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去掉不同数量的卡片,然后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
-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尝试不同的摆法,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 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摆法和算式,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0 以内减法的填空和计算题目,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 开展小组竞赛活动
-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
- 教师出示一些 10 的减法口算卡片,每组派一名代表抢答,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不扣分,累计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 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我们学习了 10 的减法运算,知道了从 10 里面去掉几个数,求剩下的数用减法计算。”
-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五)课后作业(5 分钟)
- 让学生回家后,用 10 个水果(如苹果、橘子等)摆一摆,然后和爸爸妈妈说一说可以写出哪些 10 的减法算式。
- 完成一张 10 以内减法的练习题单,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 10 的减法运算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减法的意义和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
标签: #学前班10减法教案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