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幼儿理解谦让的含义,知道在生活中要学会谦让他人。
-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引导幼儿理解谦让的意义,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 难点: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意识,真正从内心学会谦让。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准备
- 准备一些关于谦让的图片、故事视频。
- 准备一些小道具,如玩具、糖果等。
教学过程
-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今天的主题——谦让,视频中展示了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的场景,然后提问幼儿:“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思考🤔
- 认识谦让展示一些关于谦让的图片,向幼儿讲解谦让的含义,小朋友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排队时不插队等,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什么是谦让,并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过的谦让行为😃
- 故事分享给幼儿讲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后,提问幼儿:“孔融为什么要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呢?”引导幼儿明白谦让是一种美德,能让大家都开心,然后让幼儿分享自己听过的类似谦让的故事🎈
- 游戏环节开展“玩具分享会”游戏,给幼儿们提供一些玩具,让他们自由玩耍,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的行为,如果出现争抢玩具的情况,教师及时引导,鼓励幼儿学会谦让,互相分享玩具😄
- 角色扮演设置一些生活中的情境,如在幼儿园喝水时、玩滑梯时等,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如何做到谦让,通过实际表演,加深幼儿对谦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再次强调谦让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学会谦让他人,做一个有礼貌、懂事的好孩子🥰
教学延伸
- 在班级的图书角投放一些关于谦让的绘本,让幼儿在自主阅读中进一步感受谦让的魅力。
- 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在幼儿园学到的谦让知识,并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份关于谦让行为的小记录📝 看看谁在生活中做到的谦让行为最多。
标签: #幼儿园教案《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