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应县木塔的基本结构、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
- 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能够描绘出应县木塔的外观形态。
-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表达自己对古建筑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欣赏应县木塔的图片和实地考察(如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建筑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保护古建筑的意识,树立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深入了解应县木塔的建筑特色和艺术价值。
- 掌握用美术语言表现应县木塔的方法。
-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传达出应县木塔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 让学生在绘画中体现出应县木塔的独特韵味,避免画面的刻板和生硬。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讲解应县木塔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
- 欣赏法:展示大量应县木塔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其魅力。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 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应县木塔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
教学准备
- 收集应县木塔的高清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 准备绘画工具,如素描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 如果条件允许,联系相关部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应县木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建筑的视频短片,展示故宫、长城、应县木塔等著名建筑的画面。
- 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建筑美不美?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 引导学生回答出应县木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应县木塔小学美术教案。
简单介绍应县木塔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地位: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层数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木塔,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光芒。
(二)新授(20 分钟)
知识讲解
-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应县木塔的全景图和各个角度的细节图。
- 详细介绍应县木塔的结构特点:
- 木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另有四个暗层,实为九层,全塔耗材红松木料 3000 立方米,2600 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
- 木塔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斗拱结构,斗拱层层叠叠,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不仅起到了支撑建筑的作用,还具有极高的装饰性。
- 木塔的外观庄重古朴,线条优美流畅,飞檐翘角,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 介绍应县木塔的历史文化价值:
- 它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 1056 年),金明昌六年(公元 1195 年)增修完毕,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地震、战争等自然灾害,但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 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对于研究辽代建筑、佛教文化、力学原理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欣赏分析
- 展示多幅不同风格画家笔下的应县木塔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分析。
- 提问:这些作品是如何表现应县木塔的?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 有的作品运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木塔的轮廓,展现出它的精致;有的作品则用鲜明的色彩突出木塔在阳光下的光影效果,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感受,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三)示范创作(10 分钟)
教师示范绘画应县木塔的步骤:
- 先用铅笔轻轻地勾勒出木塔的大致轮廓,确定好木塔的位置和比例,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先画出木塔的外形,再逐步细化各个部分,如斗拱、门窗等。
- 用线条描绘出木塔的结构和细节,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和轻重缓急,表现出木塔的立体感和质感,用较粗的线条表现木塔的轮廓和主要结构,用较细的线条描绘门窗、装饰等细节。
- 选择合适的色彩给木塔上色,可以根据实际观察或参考图片,用棕色、褐色等表现木塔的木质部分,用灰色表现砖石结构部分,在色彩搭配上,可以适当运用对比色或邻近色,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 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铅笔线条,对画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添加一些背景元素,如天空、地面等,使画面更加完整。
在示范过程中,边画边讲解绘画要点和技巧,强调如何通过美术语言表现应县木塔的特点和美感。
(四)学生创作(15 分钟)
- 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自己对应县木塔的了解和感受,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以应县木塔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可以是一幅素描、水彩画、油画棒画等,形式不限。
-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时发现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指导,对于绘画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引导他们逐步完成作品。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教室的展示区。
- 请每位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想要表达的情感。
-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可以从作品的构图、线条、色彩、创意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优点和建议。
-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意,对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同时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不断进步。
(六)课堂小结(5 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应县木塔的建筑特点、历史文化价值以及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应县木塔的方法和技巧。
- 再次强调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呼吁学生们从自身做起,爱护家乡的古建筑,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古建筑,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美、记录美、创造美。
教学延伸
- 组织学生开展“应县木塔保护”的主题手抄报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保护古建筑意义的理解。
-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其他中国古建筑的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这堂美术课,希望同学们能够领略到应县木塔的独特魅力,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心中的古建筑之美,同时增强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延续下去🎨🏯✨
标签: #应县木塔小学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