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人教版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jiayaozb.com430

教学目标

  1. 学生会认“辕、辙”等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亡、牢”等9个字。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学生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懂得做事要目标明确,不能背道而驰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如“南辕北辙”“把式”“盘缠”等,读懂课文内容。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难点体会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寓意的理解。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叫做“方向猜猜猜”🧐,老师会描述一个人的行动方向,你们来猜猜他最终能不能到达目的地。
      • 小明一直往北走,他想要去南方的海边看日出。
      • 小红朝着西边走,她的目的地是东边的学校。
      • 大家觉得他们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吗?为什么呀?
    2. 引出课题:像这样方向完全相反的情况,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则寓言故事里也出现了,这就是《南辕北辙》。(板书课题)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3.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辕、辙、缠、驶、悔”,指名认读,正音。
        • 利用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 “辕”和“辙”:结合图片,给学生介绍古代马车的构造,辕是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让学生明白“南辕北辙”就是行动的方向和目的相反。
          • “缠”:通过做动作,比如用绳子缠绕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缠绕”的意思,进而理解“盘缠”就是路费。
          • “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汽车行驶的情景,理解“驾驶”“行驶”的意思。
          • “悔”:让学生回忆做了错事之后心里的感受,理解“后悔”的意思。
        • 开火车读词语,小组读词语,全班齐读词语。
        •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请同学回答,教师相机引导概括:课文讲述了一个人要去楚国,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不听别人的劝告,认为自己马好、车夫本领高、盘缠多,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 学习第一段
            • 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坐车的人要到哪里去?他是怎么去的?
            •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目的地(楚国) 行动方向(往北)
            • 引导学生理解“把式”,可以结合生活中会开车、赶车技术好的人,让学生明白文中的车夫就是一个技术好的赶车人。
          2. 学习第二段
            • 自由读第二段,思考:路上遇到了谁?他对坐车的人说了什么?
            • 指名回答,教师出示句子:“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 让学生说说“劝告”是什么意思,并用“劝告”造句。
          3. 学习第三段
            • 分角色朗读第三段,思考:坐车的人是怎么回答的?
            •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坐车人的三句话,逐句分析理解。
              • “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引导学生思考:马跑得快就能到楚国吗?(虽然马快,但方向不对,只会离楚国越来越远。)
              • “我带的盘缠多。”让学生讨论:盘缠多就能到楚国吗?(方向错了,盘缠再多也没用。)
              • “车夫是个好把式。”引导学生明白:车夫技术好,但方向错了,也无法到达楚国。
            • 指导学生读出坐车人自信、固执的语气。
            • 学习第四段
              • 齐读第四段,思考:那个路人为什么笑?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那个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所以路人觉得他很可笑。
              • 教师小结:那个人不听劝告,坚持错误的方向,是不可能到达楚国的。

              (四)体会寓意,拓展延伸

              1.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让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 教师总结寓意: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达到目的。
              2. 联系生活实际
                • 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像“南辕北辙”这样的例子?
                • 学生可能会说到:比如有的同学想要考高分,却每天只知道玩游戏,不认真学习,这就是背道而驰;或者有的人想要减肥,却每天吃很多高热量的食物,还不运动,也是方向错了。
                •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例子,谈谈今后打算怎么做,避免“南辕北辙”。

                (五)朗读背诵,总结全文

                1.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如男女赛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读出人物的语气和情感。
                2. 引导学生尝试背诵课文,可以先让学生看着板书提示背诵,然后脱离板书背诵。
                3. 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知道了做事要目标明确,不能背道而驰,希望大家能把这个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做一个做事有方向、不盲目行动的人。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目的地(楚国) 行动方向(往北)↓ ↓不听劝告马快 盘缠多 车夫好(错)

                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课文。
                2.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讨论故事的寓意。
                3. 收集其他寓言故事,下节课分享。

                标签: #人教版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