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红包绣花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绣花针法和技巧。
- 通过制作红包绣花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学习并掌握平针绣、回针绣等基本绣花针法。
- 能够运用所学针法在红包上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与刺绣。
- 难点
- 熟练掌握绣花针法的力度和节奏,保证绣线均匀、针脚整齐。
- 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且美观的红包绣花图案。
- 材料:各种颜色的绣线、绣花针、红包若干、剪刀、铅笔、硬纸板、水溶笔。
- 工具:刺绣绷子、镊子(辅助穿针)。
- 多媒体设备:收集一些红包绣花的图片、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 教师提前在教室显眼位置展示一些精美的红包绣花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些漂亮的红包,你们猜猜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呀🧐?”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红包绣花制作。
- 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红包绣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 红包绣花起源于民间,最初是为了装饰红包,增添喜庆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传统手工技艺。
- 不同地区的红包绣花有着各自的风格和特色,比如有的地方喜欢用鲜艳的色彩和复杂的图案来表达吉祥如意的寓意。
- 讲解绣花工具的使用方法🧵
- 介绍绣花针:绣花针的针眼比普通针细,针尖较锋利,使用时,将绣线穿过针眼,可以借助镊子辅助,确保穿线顺利。
- 展示刺绣绷子:刺绣绷子分为内外两圈,将绣布绷紧在绷子上,便于刺绣操作,调整好绷子的松紧度,以绣布平整且不会因过紧而撕裂为宜。
- 介绍绣线:绣线通常由多股丝线捻合而成,颜色丰富多样,选择绣线时,要注意其质量,丝线应光滑、有光泽,不易起毛。
- 平针绣
-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平针绣的针法:从绣布的背面进针,将针从正面穿出,然后在距离第一针约 0.2 - 0.3 厘米的位置再次从正面进针,从背面穿出,如此重复,使针脚均匀排列。🧵
- 强调注意事项:每一针的长度要尽量保持一致,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也要均匀,这样绣出来的效果才会平整、美观。
- 回针绣
- 演示回针绣针法:从绣布背面进针,穿出正面后,将针往回穿,从刚才进针点附近再次穿出背面,然后再向前穿出正面,重复操作,形成一个个小的“V”字形。🪡
- 说明回针绣的用途:回针绣常用于勾勒图案的轮廓或加固边缘,使图案更加清晰、牢固。
- 图案设计
-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想要在红包上绣制的图案,可以是简单的花卉、动物、几何图形,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文字或符号。🎨
- 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图案,如梅花、蝴蝶、福字等,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 学生用铅笔在红包上轻轻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案轮廓,或者将事先准备好的图案模板用铅笔描摹在红包上。
- 实践操作
-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图案,选择合适的绣线颜色,开始刺绣。
-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针法错误,提醒学生注意绣线的张力和针脚的整齐度,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予耐心的帮助和鼓励🙌。
- 小组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小组内成员的红包绣花作品,包括图案设计的灵感来源、运用的针法等。👩🎓
- 评价环节
- 先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从图案创意、针法运用、色彩搭配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出优点和建议。👏
-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意,对作品中的亮点给予表扬,同时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向,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手工制作中继续发挥想象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
(六)课堂总结(5 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红包绣花的历史文化、工具使用、针法技巧以及图案设计等方面。
- 强调传统手工技艺的价值和意义,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延伸
- 让学生回家后用红包绣一个小香囊,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绣花技能。
- 组织学生举办一场红包绣花作品展览,邀请其他班级的同学参观,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通过本次红包绣花手工制作课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门有趣的传统手工技艺,还能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收获满满的乐趣和成就感😃。
标签: #红包绣花制作手工教案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