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璀璨星空中,笔算乘法进位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照亮着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道路,它不仅是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的关键节点,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基石,在当今数字化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借助博客这一平台来分享笔算乘法进位的教学设计,无疑为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创新与共同成长的广阔空间。
教学设计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笔算乘法进位的算理,熟练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计算,通过实际操作与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使其在面对各种类型的笔算乘法进位题目时都能应对自如。
-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索进位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笔算乘法进位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白在乘法运算中,当某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时,需要向前一位进几,这是正确进行进位乘法计算的关键,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步骤,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的道理,并能准确处理进位问题,进位是笔算乘法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容易在进位的时机和进位的数值上出现错误,教师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如利用小棒、计数器等教具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进位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进位的本质,从而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校园活动等,将笔算乘法进位的问题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解“每本笔记本 3 元,小明买了 12 本,一共需要多少钱?”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并进行计算,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进位的方法。
- 直观演示法借助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进位乘法算理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如何相乘、如何进位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模拟乘法运算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进位的发生,从而更好地理解算理。
-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探究笔算乘法进位的计算方法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进位的规律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思路和方法,互相检查、互相纠正,共同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一个文具店购物的情境:“同学们,老师今天去文具店买东西,看到每支铅笔 4 元,老师想买 13 支,你们能帮老师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吗?”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13$,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计算思路和方法,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之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能直接计算出这个结果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笔算乘法进位。
- 探究新知
- 借助直观教具,理解算理教师拿出小棒,将 13 根小棒分成 10 根和 3 根两部分,先让学生用小棒表示出 4 个 13,即 4 个 10 根和 4 个 3 根,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直观地看到:4 个 3 根是 12 根,满 10 根可以捆成 1 捆,这就是进位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演示,在计数器上拨出 13,再拨 4 次,让学生观察每一位上数字的变化情况,通过小棒和计数器的直观演示,让学生清楚地理解了进位乘法的算理,即当个位上的乘积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
引导学生尝试,总结算法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4×13$,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步骤:13× 4
52先算$3×4 = 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个位写 2;再算$1×4 = 4$,加上进位的 1 得 5,十位写 5,然后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在学生练习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笔算乘法进位的计算方法: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
-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每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 巩固练习
- 基础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如$23×3$、$48×2$等,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师进行集中讲解和点评,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学生对笔算乘法进位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
- 拓展练习
-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植树,每行种 24 棵,种了 3 行,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趣味数学游戏:“开火车”,教师出示一些笔算乘法进位的题目,让学生依次回答,前一个学生回答完后,下一个学生接着回答下一题,看哪个小组“火车”开得又快又准,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反应能力。
-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笔算乘法进位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认真细心,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 布置作业
- 书面作业: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计算购物时的总价,如买 5 个单价为 8 元的碗,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实践作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博客分享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将笔算乘法进位的教学设计分享到博客上,具有诸多优势,博客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能够让更多的同行了解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通过博客上的评论和互动功能,教师可以及时得到其他教师的反馈和建议,有助于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博客还可以方便地存储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练习题、教学反思等,便于教师随时查阅和使用,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博客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库,他们可以通过博客了解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当今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借助博客分享笔算乘法进位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还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充分利用博客这一平台,共同探索数学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是一篇关于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博客分享,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标签: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