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简单战术,如传接球、投篮的基本动作要领。
- 大部分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原地高运球和行进间低运球的技术动作,80%的学生能够在一定距离内准确完成传接球。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篮球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节奏感,提高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运动能力。
- 培养学生在篮球活动中观察、分析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习惯。
- 在篮球比赛和练习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 教学重点
- 原地高运球时,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按拍球的正上方,球反弹的高度在腰、胸之间叫宜。
- 行进间低运球时,要控制好球的落点,手脚协调配合,球反弹的高度在膝关节以下。
- 传接球时,要注意传球的力度、方向和时机,以及接球的手法和脚步移动。
- 教学难点
- 高运球和低运球的节奏变化,以及在快速奔跑中准确控制运球的高度和落点。
- 传接球时的默契配合,包括眼神交流、提前预判和及时跑位。
- 讲解示范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和准确规范的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篮球技术动作的要领。
- 分解练习法:将复杂的篮球技术动作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环节,逐步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细节。
- 游戏竞赛法:通过组织篮球游戏和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 课堂常规
- ++整队,检查人数。
-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 安排见习生。
- 热身活动
- 围绕篮球场慢跑3圈,速度适中,保持队伍整齐。
- 关节活动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每个动作做4×8拍。
- 篮球知识讲解(3分钟)
- 简单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 讲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如违例、犯规等。
- 篮球技术教学
- 原地高运球教学(7分钟)
- 教师示范原地高运球的动作要领:双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眼睛平视前方,运球时,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用手指和指根部位按拍球的正上方,球反弹的高度在腰、胸之间。
-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练习运球,一人观察并纠正动作,练习2分钟后交换。
-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动作要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 组织学生进行原地高运球的集体练习,要求学生体会运球的节奏和手感,练习3分钟。
- 行进间低运球教学(8分钟)
- 教师示范行进间低运球的动作要领:在高运球的基础上,当球反弹至膝关节高度时,改用手指的指腹部位按拍球的侧上方,身体重心降低,上体前倾,脚步动作要协调配合,球反弹的高度在膝关节以下。
- 学生两人一组,在篮球场的端线至罚球线之间进行行进间低运球练习,一人运球,一人跟随并提醒动作要点,练习2分钟后交换。
- 教师巡回指导,重点纠正学生在脚步移动和运球节奏方面的问题。
- 组织学生进行行进间低运球的集体练习,要求学生逐渐加快速度,提高运球的熟练度和节奏感,练习4分钟。
- 传接球教学(10分钟)
- 教师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双手持球,手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掌心空出,传球时,两臂迅速前伸,同时用手指拨球,将球传出,接球时,两臂伸出迎球,手指自然分开,当手指触球时,两臂随球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
- 学生两人一组,相距4 - 5米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先进行原地传接球练习,再进行移动传接球练习,练习3分钟后交换。
-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传接球的力度、方向和时机,以及接球的手法和脚步移动。
- 组织学生进行传接球的小组比赛,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与其他组进行对抗,提高学生的传接球能力和竞争意识,比赛4分钟。
- 篮球游戏:运球接力赛(4分钟)
-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每组学生站成一列纵队,排头学生手持篮球,听到口令后,迅速运球绕过前方的障碍物,返回将球交给下一名学生,依次类推,最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
- 游戏规则:运球过程中,若球脱手,必须在脱手处将球捡起后继续运球;绕过障碍物时,不得碰倒障碍物。
-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放松活动
- 带领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和肌肉拉伸放松。
- 深呼吸放松:学生站立,双脚与肩同宽,闭上眼睛,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呼气,感受身体的放松,重复做5次。
- 肌肉拉伸放松:进行手臂、肩部、腿部等部位的肌肉拉伸,每个部位拉伸20 - 30秒。
- 课堂小结
-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篮球技术动作的要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 表扬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积极表现和取得的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练习中不断提高。
- 布置作业
- 课后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篮球技术动作,每人完成20次原地高运球、20次行进间低运球和10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
- 思考篮球比赛中如何更好地与队友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 宣布下课
- 预计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原地高运球和行进间低运球的技术动作,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传接球技术。
- 预计本节课学生的运动强度适中,练习密度为40% - 50%,平均心率为120 - 130次/分钟。
-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部分学生在运球时容易出现手型不正确、运球高度不合适等问题,解决方法:加强示范和个别指导,让学生多进行针对性练习。
- 在传接球游戏中,可能会出现学生配合不默契、传球失误较多等情况,解决方法:在游戏前强调配合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多交流、多磨合。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得到了充分激发,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篮球练习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原地高运球、行进间低运球和传接球等基本技术动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示范法、分解练习法、游戏竞赛法等,符合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篮球游戏和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生的接受能力较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更加注重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标签: #初中二年级体育教案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二)基本部分(32分钟)
(三)结束部分(5分钟)
师生再见,收拾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