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了解税率这一概念,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经济素养,还能为他们未来理解复杂的经济现象奠定基础,本文将详细阐述税率的教学设计以及与之配套的课件制作思路,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学生轻松掌握这一重要知识。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税率的含义,知道什么是应纳税额和各种收入。
- 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收入和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 能够运用税率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纳税问题。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税率概念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税收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纳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交流的精神。
- 教学重点
- 理解税率的含义,掌握税率的计算方法。
- 能运用税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难点
- 理解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之间的关系,正确运用税率进行计算。
-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纳税问题,并能准确分析和解决。
- 讲授法:讲解税率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等核心知识,确保学生有清晰的理论基础。
- 直观演示法:通过课件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纳税场景、案例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税率的应用。
-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实际纳税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碰撞。
- 练习法:安排适量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 播放一段关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桥梁等)的视频,展示国家利用税收资金进行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 提问学生:“这些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引导学生思考税收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税率。
- 税率的概念
- 课件展示几个不同行业的纳税信息表格,如商场的营业额及缴纳的营业税、企业的利润及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等。
-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分析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与各种收入(营业额、利润等)之间的关系。
- 总结得出税率的定义: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税率 =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
- 税率的计算方法
- 课件出示例题: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营业额是30万元,税率是5%,要求的是应纳税额。
- 根据税率公式,应纳税额 = 各种收入×税率,可得应纳税额 = 30×5% = 1.5(万元)。
- 再通过几个类似的例题,让学生练习计算应纳税额,巩固税率的计算方法。
- 课件展示一些复杂的纳税问题情境,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不同档次税率的应用等。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和解题思路。
-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解题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
- 利用课件呈现一系列课堂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计算等多种题型。
- 填空:某商场九月份的营业额是400万元,缴纳营业税20万元,税率是( )。
- 选择:李叔叔每月工资收入40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按3%缴纳个人所得税,李叔叔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A. 4000×3% B. 3500×3% C.(4000 - 3500)×3%
- 计算:王老师出版了一本《小学数学解题技巧》,获得稿费5000元,按规定,超出800元的部分应缴纳14%的个人所得税,王老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 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批改,教师进行集中讲解,针对学生普遍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强调。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 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税收知识,增强纳税意识。
- 让学生回家后了解自己家庭每月的纳税情况(如水电费中的消费税等),并计算如果按照一定税率调整,家庭纳税会有怎样的变化。
- 完成课本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进一步巩固税率知识。
- 首页: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标题页面,如“税率——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配以与税收相关的图片(如税务大楼、税徽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知识讲解页面:
-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税率的概念,用不同颜色的字体突出应纳税额、各种收入和税率的定义。
- 通过动画演示税率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 对于税率的计算方法,列举多个典型例题,每个例题配有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注释,方便学生跟随学习。
- 小组合作页面:展示复杂纳税问题的情境图片,旁边附上问题描述和思考提示,鼓励学生积极讨论。
- 课堂练习页面:将练习题清晰地呈现出来,每道题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学生书写答案,对于一些重点题目,可以设置点击显示答案的功能,方便学生自我检测。
- 总结页面: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率的概念、计算方法、解题要点等,让学生一目了然。
- 结尾页面:布置作业的内容以文字形式呈现,同时配上一些与生活纳税相关的小图标,增加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三)小组合作(15分钟)
(四)课堂练习(15分钟)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六)布置作业(5分钟)
课件制作思路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设计和丰富多样的课件制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税率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 #税率教学设计以及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