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孔融让梨》这篇文言文。
-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意思,体会孔融的谦让美德,并从中受到启发。
-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文言文。
- 理解文言文的大意,感受孔融的美好品质。
- 难点
- 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一些古今词义的不同。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 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叫做“水果猜猜猜”,老师会描述一种水果的特征,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水果😃。
- 它是一种圆形的水果,颜色通常是黄色或绿色,味道甜甜的,吃起来很解渴。(谜底:梨)
对啦,就是梨🍐,提到梨呀,老师想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叫《孔融让梨》,你们听说过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 分钟)
教师范读
- 同学们,先听老师把这篇文言文读一遍,注意字音和停顿哦。(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
学生跟读
-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一句一句地跟读。
学生自由朗读
- 现在轮到你们自己读一读啦,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看课文下面的注释。
指名朗读
- 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
-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进行指导纠正,重点强调“融”“诸”“竞”等字的读音。
(三)理解文意(15 分钟)
结合注释,自主理解
-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己试着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有不明白的地方先做个标记。
小组讨论
- 把你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小组同学能不能帮你解决。
全班交流
- 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呀🧐?
- 逐句讲解文意:
-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辄引小者。
- 意思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辄,总是;引,拿。
- 诸兄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 哥哥们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是小孩,按道理应该拿小的。”故,原因;法,按照道理。
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学习文言文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文意,以后遇到其他文言文,大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哦😉。
(四)深入探究,体会品质(10 分钟)
思考问题
- 孔融为什么要让梨呢🧐?他是怎么想的?
-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 引导学生体会孔融虽然年幼,却懂得谦让,能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联系生活
-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孔融这样懂得谦让的人呢🤗?举例说一说。
- 让学生感受到谦让是一种美德,在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五)朗读背诵,积累语言(7 分钟)
多种形式朗读
- 让学生采用自由读、指名读、男女赛读、小组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背诵展示
- 哪位同学已经背下来啦?勇敢地站起来背给大家听一听👏。
-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给予评价。
(六)课堂小结(3 分钟)
- 今天我们学习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大家不仅学会了朗读和背诵文言文,还理解了它的意思,感受到了孔融的谦让美德👍。
-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孔融一样,做一个懂得谦让、关爱他人的好孩子😇。
(七)布置作业(2 分钟)
- 背诵并默写《孔融让梨》。
-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较好地掌握了朗读、理解文意和背诵等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涵以及体会古今词义差异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标签: #孔融让梨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