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如何让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成效,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的课题,识字律动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将音乐、舞蹈与识字相结合,旨在通过身体的律动和欢快的节奏帮助儿童更轻松、愉快地学习汉字,在实践了一段时间的识字律动教学后,进行全面的反思总结对于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识字律动教学实施过程
(一)律动设计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识字律动,对于低年级儿童,选择了简单易学、节奏明快的儿歌作为律动的载体,以《两只老虎》的旋律为基础,将汉字编成歌词:“一横一横,这是一个‘二’,一撇一捺,这是一个‘人’……”孩子们在欢快的歌声中,一边唱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字形,通过身体的感知来加深对汉字的记忆。
对于中高年级儿童,则设计了更具挑战性和创意的律动,如结合武术动作,将一些象形字融入其中,教“日”字时,教师示范“日”字的形状像一个太阳,然后带领学生模仿太阳升起、照耀的动作,同时说出“日,太阳的日”,让学生在充满力量感的动作中记住字形字义。
(二)教学活动组织
- 课堂导入每堂识字课开始时,都会播放一段与当堂课要学习的汉字相关的律动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花”字时,播放一段花朵绽放、蝴蝶飞舞的动画视频,同时播放识字律动音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 律动学习教师先示范律动动作,讲解动作与汉字之间的联系,然后带领学生逐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节奏感,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律动,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学得最快、最准确,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小贴纸等奖励。
- 识字巩固在学生学会律动后,让他们一边做律动一边认读汉字,通过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还设计了一些互动游戏,如“汉字接龙”,学生按照律动的节奏依次说出一个包含所学汉字的词语,既巩固了识字,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效果
(一)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识字律动教学以其独特的形式,将枯燥的识字变成了有趣的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模仿教师的动作,跟着节奏唱歌、识字,学习气氛十分活跃,许多学生课后还会主动哼唱识字律动儿歌,甚至自己创编与汉字相关的律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识字效率明显提升
通过身体的律动和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更加深刻,在定期的识字测试中,发现学生对所学汉字的认读和书写准确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一些原本较难掌握的汉字,如“舞”“鼎”等,学生通过律动的辅助,能够较快地记住字形和字义,识字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增强
在识字律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开口说话,不仅要准确认读汉字,还要用汉字组词、造句,通过不断地练习和互动游戏,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流畅,词汇量也有所增加,在课堂上,许多学生能够积极举手发言,用所学汉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反思与总结
(一)教学方法的优点
- 激发学习兴趣识字律动教学将音乐、舞蹈等元素融入识字过程,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 强化记忆效果通过身体的律动,学生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视觉、听觉、触觉等协同作用,使汉字信息在大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种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让他们更容易记住汉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
- 培养综合素养在识字律动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习了汉字,还锻炼了节奏感、协调能力和创造力,通过互动游戏和表达交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也得到了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 律动设计的针对性有待加强虽然设计了多种识字律动,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律动对于某些汉字的针对性不够强,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在教一些抽象的汉字时,律动动作与汉字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难以通过律动准确把握汉字的内涵。
- 教学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因为学生对律动学习的热情较高,导致在律动环节花费过多时间,而后面的识字巩固和拓展环节时间紧张,无法充分展开,这使得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受到影响,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
- 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在识字律动教学中,部分学生能够快速跟上教学节奏,而一些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则可能会感到吃力,在教学过程中,对个体差异的关注还不够细致,未能充分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改进措施
- 优化律动设计深入研究汉字的字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进一步优化律动设计,使每个律动动作都能紧密围绕汉字的字形、字义展开,增强律动与汉字之间的关联性和针对性,在教“哭”字时,可以设计一个模仿哭泣的动作,同时讲解“哭”字上面两个“口”像眼睛流泪,下面一个“犬”表示人在哭泣时像小狗一样发出声音,让学生通过动作和讲解深刻理解“哭”字的含义。
- 精准把控教学时间在教学前,更加合理地规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在律动学习环节,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确保学生既能充分体验律动的乐趣,又不会占用过多后续教学时间,在识字巩固和拓展环节,增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 关注个体差异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观察和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跟上教学进度,在小组竞赛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识字律动教学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教学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通过反思总结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识字律动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让识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识字律动教学能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帮助更多的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汉字,爱上语文学习💖。
标签: #识字律动教学反思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