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动感音乐之〈爱的奉献〉教学设计

jiayaozb.com460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爱的奉献》这首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所传达的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情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准确地哼唱歌曲的主旋律,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音准和装饰音。
    • 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
    • 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达出歌曲的内涵。
  3.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聆听、欣赏、哼唱、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学会演唱《爱的奉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 理解歌曲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的深刻含义。
    2. 教学难点
      • 体会歌曲中细腻的情感变化,并通过演唱准确地表现出来。
      • 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运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和音色变化,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等知识,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2. 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 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演唱表情、动作和发声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情感表达、演唱技巧和自己对“爱的奉献”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多次哼唱、跟唱和完整演唱等练习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演唱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播放一段充满爱心奉献场景的视频,如志愿者帮助贫困地区儿童、人们为灾区捐款捐物等,同时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
      2. 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经历过或者听说过哪些关于爱的奉献的故事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的奉献》。

      (二)歌曲介绍(3分钟)

      1. 向学生介绍《爱的奉献》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这首歌由黄奇石作词,刘诗召作曲,是为了响应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我们万众一心赈灾义演”而创作的,表达了人们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和对奉献精神的赞美。
      2. 简单介绍歌曲的音乐风格:这是一首典型的抒情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平稳舒缓,歌词朴实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初听歌曲(5分钟)

      1.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的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同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2. 听完歌曲后,提问学生:“歌曲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们能感受到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吗?”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第一感受。

      (四)分段欣赏与学唱(15分钟)

      1. 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分段聆听,并思考每一段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有什么特点。
      2. 分析第一段:
        • 逐句教唱第一段歌词,强调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如“这是心的呼唤”中“呼唤”的发音和音高,以及“这是爱的奉献”中“奉献”的装饰音处理。
        • 带领学生哼唱第一段旋律,感受旋律的起伏和情感的铺垫。
      3. 用同样的方法教唱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词,引导学生注意段落之间的情感变化和演唱技巧的差异。
      4. 分析第四段:
        • 这一段是歌曲的++部分,引导学生体会旋律的激昂和歌词的深刻内涵。
        • 重点教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让学生用饱满的情感和较强的力度来演唱,突出歌曲的主题。

        (五)分组讨论与展示(1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 歌曲中是如何通过音乐要素来表达“爱的奉献”这一主题的?
          • 在演唱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表情、动作和声音来更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
          •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的理解。
        2.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3. (六)完整演唱与表现(10分钟)

          1. 学生跟随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在一旁倾听并给予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节奏不稳、音准不准、情感表达不到位等。
          2. 引导学生在演唱时加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如微笑、眼神交流、身体微微摆动等,增强歌曲的表现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歌曲进行个性化的演绎。

          (七)课堂总结(2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歌曲《爱的奉献》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演唱技巧以及所传达的“爱的奉献”精神。
          2. 强调奉献爱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爱的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让世界充满爱。

          课后作业

          1. 回家后完整、有感情地演唱《爱的奉献》给家人听,并录制下来发送到班级群里与同学们分享。
          2. 搜集其他关于爱的奉献的音乐作品,下节课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爱的奉献》这首歌曲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音乐素养和演唱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内心深处种下了爱的种子,培养了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美好品质。💖

          标签: #动感音乐爱的奉献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