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错了歌〉民间童谣教案

jiayaozb.com340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理解《错了歌》的歌词内容,感受其中的趣味性。
  2. 通过学唱童谣,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帮助幼儿熟悉并准确演唱《错了歌》。
  • 引导幼儿体会童谣的幽默诙谐。
  1. 难点
  • 让幼儿把握好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如附点音符等。
  • 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创意表演。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歌词含义、歌曲背景等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表演动作,让幼儿直观感受。
  3. 游戏法:通过游戏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幼儿巩固知识。

教学准备

  1. 《错了歌》的音乐音频及伴奏。
  2. 相关的图片或简单教具。
  3. 一些简单的表演道具,如帽子、围巾等。

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之前学过的民间童谣,提问:“小朋友们,我们之前学过好多有趣的民间童谣,谁还记得呀?”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2. 展示一些与民间童谣相关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导入本次要学习的《错了歌》。

歌曲介绍(3 分钟)

  1. 向幼儿介绍《错了歌》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民间童谣,它用有趣的歌词描述了许多错误的现象,充满了诙谐和幽默。
  2. 简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幼儿了解民间童谣的魅力。

歌词学习(10 分钟)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幼儿理解。

  • 朗诵:“吃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了手。”
  • 逐句解释:吃牛奶,喝面包”,让幼儿思考这样说对不对,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引导幼儿跟着一起朗诵歌词,多重复几遍,纠正幼儿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节奏练习(8 分钟)

  1. 教师清唱歌曲的旋律,让幼儿感受节奏。
  2. 用拍手、跺脚等方式引导幼儿跟随歌曲节奏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
  • 拍手(X X | XX XX | XXXX X | XXXX X |)
  • 跺脚(跺跺 跺跺 | 跺跺跺 跺跺跺 | 跺跺跺跺 跺 | 跺跺跺跺 跺 |)

加入一些简单的节奏型卡片,让幼儿通过拍打卡片来强化节奏记忆,如附点音符(X. |)的节奏。

学唱歌曲(12 分钟)

  1. 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跟随旋律轻轻哼唱。
  2. 一句一句教唱幼儿,如“吃牛奶,喝面包”这句,多教几遍,让幼儿找准音准和节奏。
  3. 分组检查幼儿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较慢的幼儿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4. 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教师用钢琴为幼儿伴奏。

创意表演(12 分钟)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发挥想象,创编简单的动作。

  • 夹着火车上皮包”,可以模仿夹东西和上火车的动作。
  • “拿起狗来打砖头”,做出拿东西和打的动作。
  1. 幼儿分组进行表演,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大胆展示。
  2. 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幼儿给予掌声鼓励,并评选出最佳表演组,给予小奖励。

课堂总结(5 分钟)

  1. 回顾本次学习的《错了歌》,提问幼儿学到了什么。
  2. 表扬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学习更多的民间童谣。
  3. 播放歌曲音频,幼儿再次欣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程。

教学延伸

  1. 让幼儿回家后给家人演唱和表演《错了歌》。
  2. 在班级活动区投放一些民间童谣的书籍和道具,供幼儿自主学习和表演。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错了歌》这首民间童谣,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养,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标签: #错了歌民间童谣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