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19 钱学森教学设计

jiayaozb.com39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眷恋”“奴役”“要挟”等。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5 自然段。
  •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以及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投身祖国建设的事迹。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默读、批注、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一心报国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回国的艰难历程和他坚定的爱国信念。
  • 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钱学森爱国情怀的。
  1. 教学难点
  • 深入领会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挠回国的原因,感受他的爱国精神。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钱学森的视频短片,展示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如“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等。
  2. 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谁?(钱学森)对,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19 钱学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 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眷恋”“奴役”“要挟”“筹款”“呼吁”等词语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直观演示等方法。
  • 对于“眷恋”一词,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举例说明,像海外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就是深深的思念和不舍。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学生默读后,同桌交流。
  •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概括:课文主要讲述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国投身祖国建设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 分钟)

学习第 1 自然段

  • 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思考:从这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一段介绍了时间(1955 年 10 月 1 日)和人物(钱学森),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学习第 2 - 5 自然段

  • 默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要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国?
  • 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讨论。
  •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 从“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以看出他在美国的物质生活非常优越。
  • “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通过“每逢佳节倍思亲”“他经常跟美国朋友说自己是中国人”等语句,体会钱学森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 重点学习第 5 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埋藏心底”“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等词句,感受钱学森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读出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以及回国的坚定决心。

学习第 6 - 9 自然段

  • 自由朗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钱学森回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 学生边读边圈画相关语句。
  • 交流汇报,教师梳理:
  • 美国++局对钱学森的迫害。“他们像魔鬼一样把钱学森从家里拖走,关在拘留所里,进行残酷的折磨”,通过“魔鬼”“拖走”“残酷折磨”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美国++局的凶狠残暴。
  • 美国海军的无理阻拦。“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受到美国特务的跟踪和监视”,说明钱学森回国之路充满了重重阻碍。
  • 面对这些困难,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表现出他坚定的回国信念。
  • 指导学生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读出紧张、悲愤的语气,以及钱学森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习第 10 - 11 自然段

  • 指名朗读,思考:是什么力量促使钱学森最终回到了祖国?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是祖国的呼唤,是同胞的期盼,更是钱学森那颗炽热的爱国心,让他冲破了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让学生带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

  • 学生交流发言,教师总结:钱学森是一位热爱祖国、一心报国、具有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的伟大科学家。
  1. 再次播放钱学森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在音乐和画面的烘托下,进一步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2. 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抒发爱国之情,激发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五)拓展延伸(5 分钟)

  1. 让学生收集有关钱学森的其他故事或资料,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2. 开展“向钱学森学习”的主题活动,如办手抄报、写心得体会等,加深学生对钱学森爱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1. 背诵课文第 5 自然段。
  2. 仿照课文,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一个人的某种品质,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板书设计

19 钱学森

  • 美国生活优越眷恋祖国
  • 回国受阻坚定回国
  • 投身建设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钱学森的爱国事迹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引导学生体会钱学森回国的艰难以及深入理解他的爱国精神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例如让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思考,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更真切地感受钱学森面临的困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更深刻的思想教育。 🌟

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标签: #19 钱学森 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