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让学生了解田径跳高的基本规则和动作要领。
- 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部分学生能熟练运用并提高跳高成绩。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分解练习、游戏竞赛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
- 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协调性和节奏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 过杆时身体的姿势控制。
- 教学难点
- 助跑速度与起跳高度的合理匹配。
- 过杆时摆动腿内旋下压和起跳腿上抬外展的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
- 讲解示范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和准确规范的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跳高动作。
- 分解练习法:将完整的跳高动作分解为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等环节,分别进行练习,降低学习难度。
- 游戏竞赛法:组织游戏和竞赛活动,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 分钟)
课堂常规
- ++整队,检查人数。
-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 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7 分钟)
慢跑热身
- 围绕田径场慢跑 2 圈,速度适中,保持队伍整齐。
关节活动操
- 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每个动作做 4 个八拍。
专项准备活动
- 高抬腿跑 30 米×2 组
- 后蹬跑 30 米×2 组
(三)基本部分(25 分钟)
讲解示范
- 向学生讲解田径跳高的历史、规则和价值。
- 进行跨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示范,让学生观察动作的全过程。
动作分解教学
- 助跑:讲解助跑的路线、节奏和速度要求,并进行示范,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练习助跑,另一人观察并给予指导,练习 3 次后交换。
- 起跳:重点讲解起跳点的确定、起跳腿的蹬地动作和摆臂动作,学生进行原地起跳练习,体会起跳的发力感觉,每组练习 5 次,共练习 3 组。
- 腾空过杆:讲解过杆时摆动腿内旋下压和起跳腿上抬外展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学生利用橡皮筋进行过杆练习,高度逐渐增加,每组练习 3 次,共练习 3 组。
- 落地:强调落地时的缓冲动作,避免受伤,学生进行完整的跳高练习,每次练习后教师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游戏竞赛
- 组织学生进行跳高接力比赛,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跳高比赛,跳过规定高度后跑回起点与下一名同学击掌,下一名同学再出发,依次进行,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通过游戏竞赛,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跳高技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结束部分(5 分钟)
放松活动
- 带领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和全身肌肉拉伸放松,如手臂拉伸、腿部拉伸等,每个动作保持 15 - 30 秒。
课堂小结
-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表扬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布置作业
- 让学生课后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跳高动作,自主进行练习。
宣布下课
- 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教学预计
- 预计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部分学生能熟练运用并提高跳高成绩。
- 预计本节课学生的运动强度适中,练习密度为 40% - 50%,平均心率为 120 - 130 次/分钟。
-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部分学生助跑速度过快,导致起跳时动作变形,解决措施:加强助跑节奏的练习,提醒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控制助跑速度。
- 部分学生过杆时身体姿态控制不好,解决措施:增加过杆练习的次数,强调过杆时的动作要领,及时给予纠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田径跳高的学习中不仅掌握了技能,还培养了勇敢、挑战自我的精神,提高了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享受运动的乐趣😃。
标签: #田径跳高体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