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亲子逆向思维游戏教案,开启智慧新旅程

jiayaozb.com360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初步认识逆向思维,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 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营造欢乐的家庭氛围。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设计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逆向思维游戏,引导孩子积极参与。
  • 帮助孩子理解逆向思维的概念,并能在游戏中尝试运用。
  1. 难点
  • 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调整游戏难度,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
  • 鼓励孩子突破常规思维,培养他们的逆向思考习惯。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互动体验法、引导启发法

教学准备

  1. 准备与逆向思维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用于导入环节。
  2. 准备游戏道具,如卡片、拼图、积木等。
  3. 制作游戏说明PPT,方便讲解游戏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播放一段有趣的逆向思维动画视频,如《疯狂动物城》中兔子朱迪突破常规成为警察的片段,引起孩子的兴趣。
  2. 展示一些逆向思维的图片,如倒着的房子、从下往上流的水等,让孩子观察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孩子思考与正常情况相反的情况,从而引出逆向思维的概念。

(二)认识逆向思维(5分钟)

结合图片和生活实例,向孩子解释逆向思维就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司马光砸缸,一般人会想把人从水里捞出来,而司马光却砸破缸让水离开人。
  • 提问孩子:“还有哪些事情是和大家平时想的不一样的呢?”鼓励孩子积极发言。

简单介绍逆向思维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激发孩子想要学习逆向思维的欲望。

(三)游戏环节(30分钟)

  1. 卡片猜反话
  • 游戏准备:准备一套写有各种词语的卡片,如“白天”“向上”“开门”等。
  • 游戏规则:家长出示一张卡片,孩子要快速说出与卡片上词语意思相反的词,看到“白天”,孩子要说“黑夜”,每答对一个得一分,最后统计得分,得分高者获胜。
  • 目的:通过这个游戏,锻炼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反义词的掌握,初步培养逆向思维。
  • 示例
  • 家长:“前进”
  • 孩子:“后退”
  • 家长:“炎热”
  • 孩子:“寒冷”
  1. 逆向拼图
  • 游戏准备:准备一幅拼图,将其打乱顺序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交给孩子,一部分家长保留。
  • 游戏规则:家长和孩子同时开始拼拼图,但只能看自己手中的部分,孩子要通过观察家长拼出的部分,逆向思考自己手中的拼图应该如何摆放,最终两人合作完成整幅拼图,完成时间最短者获胜。
  • 目的: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逆向推理能力,同时增进亲子间的合作默契。
  • 示例
  • 家长拼出了拼图的左上角部分,孩子观察后发现自己手中有一块与之相连的拼图,通过逆向思考,确定了这块拼图的位置并准确放上。
  1. 积木搭建
  • 游戏准备:准备一套积木。
  • 游戏规则:家长先搭建一个简单的积木造型,然后让孩子观察并记住,之后,孩子闭上眼睛,家长将积木造型拆除一部分,孩子睁开眼睛后,要根据剩下的部分,逆向还原出家长之前搭建的完整造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还原度高者获胜。
  • 目的: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和逆向构建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 示例
  • 家长搭建了一个由三层积木组成的塔,拆除最上面一层后,孩子通过观察剩下的两层,逆向思考并重新搭建出了三层塔。

(四)总结与分享(10分钟)

  1. 与孩子一起回顾刚才玩的游戏,让孩子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
  2. 再次强调逆向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困难。
  3. 给孩子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逆向思维,并记录下来,下次课上分享。

教学延伸

  1. 在家庭生活中,鼓励孩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如整理房间时可以从物品的分类开始逆向思考如何摆放更方便取用。
  2. 让孩子阅读一些含有逆向思维故事的书籍,加深对逆向思维的理解和应用。

注意事项

  1. 游戏难度要适中,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进行调整,确保孩子能够积极参与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 在游戏过程中,要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和引导,让他们感受到逆向思维的乐趣,避免因失败而产生挫败感。
  3. 注意游戏道具的安全性,防止孩子在游戏中受伤。

标签: #亲子逆向思维游戏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